正确答案:

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进入牙本质小管

E

题目:患者男,18岁。上前牙受伤,但未折断。半年后,该牙逐渐变色,变色的原因是

解析:外伤牙变色是由牙髓出血导致的,牙齿外伤后牙髓血管破裂,血液渗入牙本质小管,血红蛋白分解为有色化合物使牙齿变色,因此E正确,而A错误。因牙齿未折断,细菌没有进入牙髓,因此B、C错误。外伤牙的牙髓中不会产生胆固醇结晶,因此D错误,此题选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咬合面窝洞制备时洞缘要求,除外
  • 制备短斜面


  • [单选题]被本厂职工誉为"献血大王"的刘某,1998年以来的7年时间,已经义务献血14次,献血总量已达5600毫升。快满50周岁的刘某告诉记者,如果身体条件一直保持健康状态,他满55周岁以前,还可争取无偿献血
  • 10次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第九条规定,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得超过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六个月。刘某现年50岁,到55岁还有五年的时间,若每次间隔六个月,即每年最多只能献血两次,合计共能献血十次。故本题答案是D。

  • [单选题]最晚萌出的乳牙是
  • 上颌第二乳磨牙

  • 解析: 最晚萌出的乳牙是上颌第二乳磨牙,萌出顺序为一、二、四、三、五

  • [单选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以及密切接触者及其他有关单位和人员,拒绝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采取预防控制的,可依法予以协助强制执行的机关是
  • 公安机关


  • [单选题]某男性患者,45岁。腮腺区有一无痛、渐进性肿物1年,近日出现疼痛。镜下可见肿瘤组织由中间或表皮样细胞组成,形成实性团片,瘤细胞间变明显,可见核分裂象。据此可诊断为()
  • 黏液表皮样癌

  • 解析:从肿瘤组织由中间或表皮样细胞组成,形成实性团块,瘤细胞间变明显,可见核分裂象来看,患者所患为黏液表皮样癌。

  • [单选题]氯丙嗪临床不用于
  • 晕动病引起呕吐

  • 解析:氯丙嗪临床用于①精神分裂症:氯丙嗪主要用于Ⅰ型精神分裂症(精神运动性兴奋和幻觉妄想为主)的治疗,尤其对急性患者效果显著,不能根治,需长期用药,甚至终生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较差,对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效,甚至加重病情;氯丙嗪对其他精神病伴有的兴奋、躁动、紧张、幻觉和妄想等症状也有显著疗效;对各种器质性精神病(如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感染中毒性精神病等)和症状性精神病的兴奋、幻觉和妄想症状也有。②呕吐和顽固性呃逆:氯丙嗪对多种药物(如强心苷、吗啡、四环素等)和疾病(如尿毒症和恶性肿瘤)引起的呕吐具有显著的镇吐作用。对顽固性呃逆也有显著疗效。氯丙嗪对晕动症(晕车、晕船)引起的哎吐无效。③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物理降温(冰袋、冰浴)配合氯丙嗪应用可降低患者体温,因而可用于低温麻醉。氯丙嗪与其他中枢抑制药(哌替啶、异丙嗪)合用,可使患者深睡,体温、基础代谢及组织耗氧量均降低,增强患者对缺氧的耐受力,减轻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并可使自主神经传导阻滞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性降低,此种状态即称为"人工冬眠",有利于机体度过危险的缺氧、缺能阶段。为进行其他有效的对因治疗争得时间。人工冬眠多用于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中枢性高热及甲状腺危象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vnv06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肛肠学(正高) 内科护理(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2) 病理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0) 营养(士)(代码:108) 住院医师规培(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 中医临床三基(护士) CT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