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细胞因子测定的临床应用是
  • 正确答案 :E
  • 以上都是

  • 解析:细胞因子测定的临床应用包括A、B、C、D四项。

  • [单选题]诊断的金标准是指
  • 正确答案 :E
  • 指当前国内外公认的、诊断某种疾病最可靠的、在临床上能获得肯定结论的方法

  • 解析:诊断的金标准是指当前国内外公认的、诊断某种疾病最可靠的、在临床上能获得肯定结论的方法。

  • [单选题]荧光色素中呈现明亮黄绿色荧光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异硫氰酸荧光素

  • 解析:异硫氰酸荧光素呈明亮的黄绿色荧光;四乙基罗丹明呈橘红色荧光;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呈橙红色荧光;藻红蛋白呈明亮的橙色荧光。

  • [单选题]在血涂片镜检时发现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血功能
  • 正确答案 :A
  • 旺盛

  • 解析:嗜多色性红细胞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由于胞质中含有多少不等的嗜碱性物质RNA故被染成灰蓝色。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提示骨髓造红细胞功能活跃。在增生性贫血时增多,溶血性贫血时最为多见。

  • [单选题]不全角化细胞核染色质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C
  • 固缩深染

  • 解析:不全角化细胞核染色质的特点是细胞核固缩深染。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概念
  • 正确答案 :B
  • 生物化学测定

  • 解析:随着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国际上在白血病FAB分型的基础上,结合其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和细胞遗传学(cytogenetles)特征,提出了白血病另一种新的分型方法,即MIC分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崛起与发展,人类基因组的破译,使其对染色体易位形成融合,融合基因的检出更能反映急性白血病的生物学本质,从而提出了MICM分型方案,使白血病的诊断从细胞水平上升到亚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

  • [单选题]胃液中内因子缺乏可引起下列哪种疾病( )
  • 正确答案 :C
  • 恶性贫血


  • [单选题]关于病毒性肝炎,下列叙述哪项正确
  • 正确答案 :C
  • 病人血清中检出抗-HBs和抗-HBe,表示预后较好

  • 解析:HBsAg阳性表示存在HBV感染,在感染后4~7周出现。抗HBs是一种中和抗体,它的出现表明病毒已经清除,是乙肝痊愈的标志。在HBsAg阴转至抗HBs阳性出现的间隔时期称为核心窗口期,此期可数天至数月。此期内献血可不能检出抗原。HBeAg和HBcAg是HBV存在和复制活跃的指标。抗HBe出现表示病毒复制水平下降,传染性下降。抗HBc出现较早,常以抗HBcIgM作为急性HBV感染的指标。

  • [单选题]下列关于白血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 急性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都比正常人增高

  • 解析:我国急性白血病多于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时,大多数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增多,部分患者白细胞数正常或减少,红细胞和血小板进行性减少;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白血病性原始细胞≥30%,可出现白血病“裂孔”现象;正常幼红细胞(除M6外)和巨核细胞(除M7外)减少。

  • [单选题]处于抵御化脓性细菌入侵第一线的细胞是( )
  • 正确答案 :A
  • 中性粒细胞

  • 解析: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在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当炎症发生时,它们被趋化性物质吸引到炎症部位。

  • [单选题]FAB分型法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型的标准之一是
  • 正确答案 :A
  • 小原淋巴细胞占80%以上

  • 解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型最主要的是以小原淋巴细胞为主,核浆比例高。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w147e2.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口腔医学(正高) 临床营养(正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正高) 神经内科学(副高) 风湿病(副高) 超声医学技术(副高) 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7) 医学临床三基(医技) 医学检验(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