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影响X线照片影像颗粒性的因素有
  • 正确答案 :ABCD
  • X线量子斑点

    胶片卤化银颗粒的尺寸和分布

    胶片对比度

    增感屏荧光体的尺寸和分布

  • 解析:影响影像颗粒性的因素:X线量子斑点、胶片卤化银颗粒的尺寸和分布、胶片对比度、增感屏荧光体尺寸和分布。

  • [多选题]数据保存的意义在于( )
  • 正确答案 :CDE
  • 检查过程存档

    复查时观察疾病变化

    特殊病例资料积累

  • 解析:数据保存的意义在于:检查过程存档、复查时观察疾病变化、特殊病例资料积累等。

  • [单选题]成像过程中,潜影加热的适宜温度是
  • 正确答案 :C
  • 120°C

  • 解析:PTG形成黑色影像的金属银主要来自热敏性银源,潜影加热温度120℃。

  • [单选题]CR成像过程中,IP将X线转化为
  • 正确答案 :B
  • 可见光

  • 解析:lP将X线转化为可见光,再由光电转换器转化为电信号。

  • [多选题]关于X线照片对比度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BDE
  • 影片中最大密度和最小密度之差

    影片中不同组织间的密度差

    影片中的黑白差别

    影片中的亮度比

  • 解析:照片对比度是指被照体相邻组织间密度差在胶片中的反映。

  • [单选题]首次在人体上做血管造影检查的是
  • 正确答案 :C
  • Berberich and Hirsh

  • 解析:Haschek和Lindenthal首次在尸体上进行手的血管造影;Berberich和Hirsh首次在人体上做血管造影检查;Seldinger对动脉插管的方法做了改进。

  • [单选题]关于X线产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 乳腺X线管的靶面均由钨制成


  • [单选题]首次在人体上做血管造影检查是哪一年
  • 正确答案 :B
  • 1923年

  • 解析:1895年11月8日伦琴发现X线;1923年首次在人体上做血管造影检查;1931年首次报道了心脏的X线造影。

  • [单选题]心脏和冠状动脉DSA检查时,采集帧率为
  • 正确答案 :E
  • 25帧/s以上


  • [多选题]DSA成像过程中所形成的伪影包括
  • 正确答案 :BCD
  • 设备伪影

    运动伪影

    饱和状伪影

  • 解析:DSA成像过程中所形成的虚假影像,泛指影像失真,主要包括:运动伪影、饱和状伪影、设备伪影。

  • [单选题]质量控制的英文缩写是
  • 正确答案 :C
  • QC


  • [单选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20世纪80年代继CT之后出现的一项医学影像新技术,它是
  • 正确答案 :A
  • 电子计算机与常规X线血管造影相结合

  • 解析:DSA是20世纪80年代继CT之后出现的一项医学影像新技术,是电子计算机与常规X线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检查方法。

  • [单选题]关于膝关节侧位的显示标准,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股骨与胫骨长轴夹角为90°~100°

  • 解析:膝关节侧位的显示标准:股骨与胫骨长轴夹角为120°~130°。

  • [单选题]运动性伪影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 正确答案 :E
  • 血液流动

  • 解析:运动性伪影产生的原因:自主或不自主运动、呼吸运动、胃肠蠕动、心脏搏动、躁动。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w1zdwz.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内科学(副高) 医院药学(副高) 康复医学技术(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副高) 职业卫生主治医师(代码:363)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师(代码:215) 住院医师规培(儿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肿瘤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内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