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780ml
C
题目:某健康足月女婴,7个月,体重7kg。母乳喂养,母亲突患急性乳腺炎,来门诊咨询。
解析:1新生儿生后一周需要250kj(60kcal)/kg;第2-3周需要418kj(100kcal)/kg;1岁以内需要460kj(60kcal)/kg。
每100ml的牛奶能量为272kj(65kcal),加入8克糖后能量约为418kj(100kcal)。
1岁以内需要460kj/kg,故需加糖8%的牛奶110 ml/kg。每日的总液量是150ml/kg。
需要的水量=150ml/kg —110 ml/kg = 40ml/kg
故1岁以内的小儿需8%的牛奶110 ml/kg,需要的水量为40ml/kg。
因此该患儿每日需要8%糖牛奶的量为7X110 ml/kg=770ml。因此最接近的选项为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符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是
黄疸在生后24小时后出现
解析:本题除黄疸在生后24小时后出现外,余均不属于生理性黄疸特点,即属于病理性黄疸特点。
[单选题]在青霉素的使用过程中患者出现皮肤瘙痒、腹痛是
过敏反应
[单选题]以下内容哪项不是幼儿期保健重点
提倡母乳喂养
解析:幼儿期的保健重点为: (1)合理安排膳食。既要注意饮食的质量、均衡、性状、口味,还要注意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 (2)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如睡眠习惯、饮食习惯、大小便习惯、洗手洗脸及洗澡习惯、刷牙习惯等。 (3)预防疾病和意外。在积极防治呼吸道、消化道等感染性疾病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对儿童进行日常生活安全意识的宣传,防范此期儿童因天生好奇好动和缺乏识别危险能力而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 (4)进行生长发育系统监测。此期的小儿每年仍然要进行至少2次健康体检,在营养和喂养、防病、神经心理发育、生活习惯培养等方面给予保健指导。 (5)完成预防接种加强免疫。在完成基础免疫的基础上,按期进行加强免疫,强化免疫持续时间。 (6)早期教育,促进动作和语言发展。
[单选题]关于小儿气管、支气管、肺、胸廓,下列正确的描述是 ( )
肺间质发育好,肺泡数量较少
解析:上呼吸道 婴幼儿鼻根扁而宽,鼻腔相对较短,后鼻道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无鼻毛,因此易受感染;感染后鼻腔易堵塞而致呼吸困难和吸吮困难。同时由于鼻窦黏膜与鼻腔黏膜相延续,故急性鼻炎可累及鼻窦,其中以上颌窦和筛窦最易感染。咽扁桃体生后6个月已发育,腭扁桃体1岁末才逐渐增大,在4~10岁时发育达高峰,14~15岁时又逐渐退化,因此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小儿咽部富有淋巴组织,鼻咽和咽部相对窄小且垂直,当咽后壁淋巴组织感染时,可发生咽后壁脓肿。婴幼儿咽鼓管宽、直、短,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时易致中耳炎。儿童喉部呈漏斗形,相对较窄,软骨柔软,黏膜柔嫩,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故感染后易发生充血、水肿,引起喉头狭窄,出现声音嘶哑和吸气性呼吸困难。婴儿支气管壁缺乏弹力组织,软骨柔弱,细支气管无软骨,呼气时易被压,造成气体滞留,影响气体交换;肺间质发育好,肺泡数量较少;主要由于患儿双肺含气量减少所致,其胸廓呈扁平状,故选C。
[单选题]患儿男,10个月,阵发性哭闹5小时,1小时前排果酱样大便一次,考虑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肠套叠
解析:该题是一个临床分析题。题干的信息告诉我们,患儿男,10个月,阵发性哭闹5小时,1小时前排果酱样便一次,结合我们掌握的小儿肠套叠的最早出现的症状为腹痛,可反复发作,数小时后出现呕吐,发病后6~12小时排黏液果酱样血便,是小儿肠套叠的特征性表现,多数病例上腹部或右上腹部触及腊肠样肿块,表面光滑,中度硬,稍可移动,早期患儿一般情况尚好,体温正常。该题符合上述表现。故正确的答案是D。
[单选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滴鼻时用麻黄碱溶液的浓度是( )
0.5%
解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儿鼻塞影响喂乳和睡眠时,滴鼻可用0.5%麻黄碱溶液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w2jy6z.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