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新生儿破伤风
D
题目:患儿,7天,生于工地上。因牙关紧闭、阵发性抽搐10小时入院。查体:患儿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脐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
解析:新生儿破伤风潜伏期大多4~8天(3~l4天),潜伏期与出现症状到首次抽搐的时间越短,预后越差,一般以哭吵不安起病,患儿想吃,但口张不大,吸吮困难,随后牙关紧闭,眉举额皱,口角上牵,出现“苦笑”面容,双拳紧握,上肢过度屈曲,下肢伸直,成角弓反张状,强直性痉挛阵阵发作,间歇期肌肉收缩仍继续存在,轻微刺激(声,光,轻触,饮水,轻刺等)常诱发痉挛发作,呼吸肌与喉肌痉挛引起呼吸困难,青紫,窒息;咽肌痉挛使唾液充满口腔,膀胱及直肠括约肌痉挛可导致尿潴留和便秘。患儿神志清醒,早期多不发热,以后体温升高可因全身肌肉反复强直痉挛引起,亦可因肺炎等继发感染所致,经及时处理能度过痉挛期者,其发作逐渐减少,减轻,数周后痊愈,否则因越发越频,缺氧窒息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濒死期病人会出现
各系统功能紊乱
解析:濒死期的病人的主要器官生理功能趋于衰竭,各系统功能紊乱,死亡即将发生(E对)。呼吸停止、反射性反应消失出现于临床死亡期(AC错)。生物死亡期的病人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尸体温度降至接近室温(BD错)。
[单选题]患者女,51岁。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第7天出现吻合口瘘,下列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如腹腔引流管的引流量突然减少,则可确诊
解析: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多发生在术后3~7天,多数因吻合处张力过大、低蛋白血症、组织水肿等致组织愈合不良而发生。为预防其发生,术前应充分胃肠道准备,预防感染;术后维持有效胃肠减压,减轻吻合口张力;纠正营养不良,B、C、D正确。吻合口瘘发生可有体温升高,上腹疼痛和腹膜刺激症状,胃管引流量突然减少而腹腔引流管的引流量突然增加,故A正确,E错误。本题选E。解题关键: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可有体温升高,上腹疼痛和腹膜刺激征,胃管引流量突然减少而腹腔引流管的引流量突然增加。
[单选题]患者,男,72岁,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入院,右手臂有一静脉留置针。今早9时,护士小王为患者行静脉输液治疗,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输液结束后用生理盐水肝素溶液封管
解析:再次输液时应消毒肝素帽再将输液针头插入;若针头堵塞,应拔针重新穿刺;应用正压封管;留置针输液完毕,应边推注封管液边退针,实行正压封管。
[单选题]患者男,44岁,慢性便秘2年,加重1周,遵医嘱给予稀释性泻剂治疗,护士应着重观察患者的
水电解质情况
解析:稀释性泻剂:如硫酸镁、硫酸钠(芒硝)等是服后难吸收的盐类泻药。能在肠内形成很高渗透压,使水分和食糜容量增大,机械性刺激扩张肠道使肠蠕动增强而排便,泻下作用强而快,服4—6小时排出水样便。主要用于急性便秘,不宜常用,服后须多饮水。故应观察水电解质情况。
[单选题]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表现为
高血压
解析:尿毒症时约80%以上患者有高血压,主要与水钠潴留有关,部分也与肾素活性增高有关。
[单选题]尿中白细胞为多少时对尿路感染有诊断价值
白细胞>5/HP
解析:白细胞尿:指新鲜离心尿液每个高倍镜视野白细胞超过5个,或者一小时新鲜尿液白细胞数超过40万或者12小时尿液中超过100万个。显微镜检查尿白细胞低于5个/高倍视野为正常。若高于或等于5个/高倍视野则称为白细胞尿。大量白细胞尿,多为泌尿系统感染如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少量白细胞尿可见于各种肾炎,如狼疮性肾炎等。故答案选择C。
[单选题]如果有传染性且患者准备结婚,则有效预防措施是
未婚夫接种乙肝疫苗
解析:乙型肝炎可通过血液传播、新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具有传染性的乙肝患者准备结婚,预防的最好办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同时性生活时要做好保护措施。故答案为D。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w2mmv2.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