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Rh溶血病

D

题目:男婴,G2P1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5kg,生后15小时出现黄疸,迅速进展,生后20小时血清总胆红素达342μmol/L(20mg/dl)。最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此题为临床综合应用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新生儿黄疸的鉴别,特别是对新生儿溶血症诊断的了解。该病例在生后15小时出现黄疸,考虑为病理性黄疸,可除外生理性黄疸及母乳性黄疸。新生儿肝炎常起病缓慢,多表现为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病程较长,常伴肝、脾大,显然与本例不符。因此考虑新生儿溶血病可能最大,ABO溶血病第1胎即可发病,Rh溶血病多为第2胎发病,且病情较重,黄疸多在24小时之内出现。该例为G2P1足月顺产,黄疸在生后15小时出现,并有加重趋势,生后20小时血清总胆红素达342mol/L(20mg/dl)。故考虑为Rh溶血病可能性最大。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40岁。既往体健,因追尾事故胸部外伤到胸外科就诊,自述胸痛,活动自如。经胸外科医生查体,仅见胸前软组织挫伤,未见明显其他阳性体征。医生抬头对这位病人说:“你的胸痛症状明显,普通查体看不出什么来,需要做个X线检查。”病人一听,面有难色:“医生,我想着就是皮外伤,也没带什么钱来看病,您看要是不严重,就,就算了吧……”医生看看病人的情况,略一犹豫,说:“好吧,你回家后有不适再来就诊。”次日,这位病人又来了,还是说胸痛,体征如前,这回医生开出了胸部X线检查申请单,拟做胸部摄片检查。病人捂着胸口正要出门去交费检查,突然倒地,经紧急抢救无效死亡,证明是猝死,后经尸体解剖,死因为急性心肌梗死。该医生的做法违反了
  • 最优化原则

  • 解析: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整体性原则、最优化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协同一致原则。最优化原则即指医生在选择诊疗措施时应使患者痛苦最小、耗费最少、安全度最高和效果最好。该医生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诊疗措施,且因为患者没有医疗费而放弃了进一步的诊治。故选C。

  • [单选题]女,40岁。肥胖、高血压、闭经2年。查体:BP160/90mmHg,向心性肥胖、脸圆。多血质外貌,腹部可见宽大紫纹,血糖11.8mmol/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库欣综合征

  • 解析:患者肥胖、高血压、闭经2年,向心性肥胖、脸圆,多血质外貌,腹部可见宽大紫纹,最可能诊断为库欣综合征。

  • [单选题]女,66岁。突发腹痛2小时,查体:肝右肋下2cm,质韧,触痛。肝区叩痛。腹部弥漫性压痛,腹水征阳性。为明确诊断应首先采取的诊断方法是
  • 腹穿抽液检查

  • 解析:腹穿抽液检查可以明确腹腔内液体的性质,从而有助于明确诊断,对于该患者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其他检查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单选题]以下选项均可有血小板的增多,除了
  • 脾功能亢进症

  • 解析:脾功能亢进症会破坏大量血小板,故血小板应减少。故本题选B,其余选项均有血小板增多,其中创伤会启动凝血系统,故血小板会增加。

  • [单选题]发热1周、疑似伤寒的患者,此时阳性率最高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是
  • 血培养

  • 解析:①血培养:是诊断的依据,病程早期即可阳性,第7~10日阳性率可达90%,第三周降为30%~40%,第四周时常阴性;②骨髓培养:骨髓培养性率较血培养高,尤适合于已用抗生素药物治疗,血培养阴性者;③粪便培养:潜伏期即可阳性,第3~4周可高达80%,病后6周阳性率迅速下降,3%患者排菌可超过1年;④尿培养:病程后期阳性率可达25%,但应避免粪便污染;⑤玫瑰疹:玫瑰疹的刮取物或活检切片也可获阳性培养。肥达反应对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确诊要靠培养。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wm642.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急诊医学(正高) 结核病学(副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中医妇科学(副高) 计划生育主治医师(代码:360) 主管药师(代码:366)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急诊科) 住院医师规培(推拿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