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第1天
A
题目:识记的内容遗忘最快发生在识记后的
解析:此题的知识点在于"遗忘的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进行了一系列遗忘规律的实验,其中作出一条非常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其特点为短时间内迅速丢失识记的内容,而长时间后丢失的速度减慢。例如在20分钟后,仅剩下58%,因此,在第1天的时间内识记内容遗忘最快,正确的答案为A。答错的同学主要是没有抓住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特点是个骤然下降的曲线,或者有的同学根本不知道这个规律。这道题,告诉了我们如何增强记忆,减少遗忘,及时复习是最重要的。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初产妇,26岁。妊娠43周,临产后5小时。胎头高浮,胎心140次/分,宫口开大2cm。6小时后自然破膜,立即听胎心,减慢至80次/分。本例应首先考虑的是
脐带脱垂
解析:自然破膜后胎心率立刻减慢,是脐带脱垂的典型表现,因胎头压迫脐带,导致胎儿缺血乏氧。其原因不是胎盘功能不良、宫体包裹胎体、脐带缠绕胎儿颈部和胎头受压,脑血流量一时性减少。
[单选题]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措施是
针对致病因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解析:此题是基本概念理解试题,考核对疾病预防概念的理解。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措施是针对致病因素采取的预防措施:改善环境、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增进人体健康是对疾病的间接预防措施,因此A是正确答案。答案D的迷惑性为预防接种是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而对非传染病、慢性病就不适用,因此不全面。
[单选题]男,25岁,反复发作上腹部疼痛6个月。胃镜检查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该患者生理变化中不包括
内因子分泌减少
解析:胃酸分泌增加、促胃液素水平升高、胃蛋白酶分泌增加、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均可能为导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生理因素。
[单选题]关于医德规范,下列提法中错误的是
调节医务人员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根本准则
解析:医德规范是医务人员的医德意识和医德行为的具体标准,是医务人员在医学活动中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普遍规律的反映,是社会对医务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医德原则的具体体现和补充。在医疗活动中,医德规范发挥着把医德理想变成医德实践的环节的作用。故选A。
[单选题]男婴,生后10天,2天来吸吮困难,拒奶,不愿张口,稍咳嗽。查体:T38℃,苦笑面容,张口半指,双瞳孔同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项强直,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四肢及腹肌较紧张,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脐部红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破伤风
解析:新生儿破伤风目前仍有发生,尤其生后脐带未正确处理,易引起所谓“脐带风”,潜伏期1~2周,该患儿早期表现为张口困难、拒奶、颈项强直、肌肉紧张,该患儿完全符合破伤风发病过程与表现,若不及时诊断及处理会十分危险。
[单选题]某患者,查体:体温38.6℃,睑结膜苍白,可见出血点,心率102次/分,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脾肋下2cm。尿液检查:蛋白(+),WBC:0~1个/HP。该患者发热最可能的原因是
感染性心内膜炎
解析: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心脏杂音,周围体征如瘀点、指和趾甲下线状出血等,动脉栓塞以及感染非特异性症状如脾大、贫血、杵状指等,实验室检查常有镜下血尿、轻度蛋白尿。根据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可知该患者发热的最可能原因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故选E。
[单选题](2013)女,76岁。持续性心房颤动2年。有脑血栓和糖尿病病史。查体:BP120/65mmHg,心率87次/分,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该患者最适宜的抗栓治疗措施是
口服华法林
解析:房颤患者如果有下列情况,应当进行抗凝治疗:①年龄≥65岁;②以前有过脑卒中病史或者短暂脑缺血发作;③充血性心力衰竭;④高血压;⑤糖尿病;⑥冠心病;⑦左心房扩大;⑧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心房血栓。持续房颤或永久性房颤,容易形成血栓,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必要手段,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使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降低68%。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wm6gv.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