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C
题目:病儿,6个月。因便秘,食欲差,嗜睡,反应迟钝来诊。查体:体温35.5℃,脉搏100次/分,呼吸30次/分,皮肤粗糙,干燥,头大,颈短,眼距宽,鼻梁低平,腹胀,脐疝。
解析:患儿过期产,少哭、少动,有脐疝,应高度考虑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以下关于老年人胃溃疡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易合并幽门梗阻
解析:近年老年人发生消化性溃疡的报道增多。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胃溃疡多位于胃体上部甚至胃底部、溃疡常较大,易误诊为胃癌,不易合并幽门梗阻。
[单选题]女,65岁。突发剧烈头痛后昏迷1小时。查体:深昏迷,颈强直,四肢无自主活动,肌张力高,腱反射活跃。头部CT示脑沟与脑池高密度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蛛网膜下隙出血
解析:蛛网膜下隙出血发病前多数患者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诱因。发病突然,有剧烈头痛、项背痛或下肢疼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半数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等。以一过性意识障碍多见,严重者呈昏迷状态,甚至出现脑疝而死亡。脑膜刺激征明显,常在蛛网膜下隙出血后1~2天内出现。头部CT:诊断急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准确率较高。显示脑沟与脑池密度增高。颈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以大脑外侧裂最多。大脑中动脉瘤破裂血液积聚患侧外侧裂,也可流向环池、纵裂池。基底动脉瘤破裂后,血液主要聚积于脚间池与环池附近。出血后第一周内CT显示最清晰,1~2周后出血逐渐吸收。但CT无法分辨脑脊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在严重化脓性脑膜炎时蛛网膜下隙、脑沟等也呈高密度。
[单选题]女,60岁。肾病综合征,肾活检免疫荧光为IgG、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颗粒状沉积,光镜下仅见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其病理诊断应为
膜性肾病
解析:①系膜增生性肾炎的病变特点是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质增多,IgG、C3沉积于细膜区。②膜增生性肾炎表现为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基底膜增厚。IgG、C3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③膜性肾病的病变特点是基底膜增厚,IgG、C3呈细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
[单选题]下列过程中需要DNA连接酶的是
DNA复制
解析:本题主要测试考生对参与DNA相关生物过程的酶的区分。DNA连接酶主要参与DNA复制过程,该酶可催化连接冈崎片段。而其他各过程均没有DNA连接酶参与。本题准确答案是A。
[单选题]唐氏综合征染色体核型分析最多见的是
47.XX(XY),+21
解析:唐氏综合征根据细胞遗传学检查,核型分析分为:①标准型:约占患儿的95%左右,核型为:47,XX(XY),+21;②易位型:约占2.5~5%,包括题中C、D选项;③嵌合体型:此型约为2%~4%,E选项属于此类;A属于正常核型,故选B。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wm77j.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