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减少

C

题目:(2000)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概念,描述错误的是

解析:ITP时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常增加,而不是减少,题中其他几项关于ITP的描述都是正确的。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急性膀胱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 大肠埃希菌


  • [单选题]结肠破裂的特点
  • 腹膜炎出现较晚,但较重

  • 解析:结肠破裂表现为腹痛、腹胀、发热,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伴有休克表现,腹膜炎出现较晚,但比较严重。故选C。

  • [单选题]男,猛抬重物后腰剧烈痛并向右下肢放射,咳嗽时加重,其诊断最大可能是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解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首次发作常在半弯腰持重过程中发生,腰痛,咳嗽时加重。可出现坐骨神经痛,为放射性,由臀部到大腿后外侧到小腿外侧最后到足跟部或足背。中央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压迫马尾,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腰部活动受限,以前屈受限最明显。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均阳性。故选D。

  • [单选题]结核性心包炎初期最关键的治疗是
  • 抗结核治疗

  • 解析:结核性心包炎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故初期最关键的治疗为病因治疗,即抗结核治疗。故选B。

  • [单选题]地方性单纯性甲状腺肿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
  • 土壤、食物和饮水中含碘量低而长期摄碘量不足

  • 解析:地方性甲状腺肿系由于地理环境缺碘所致,由于长期碘摄入量不足,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原料不足,继发促进甲状腺代偿性生长及TSH代偿性分泌而发病。故本题选C。

  • [单选题]男,54岁。诊断胃癌,血压160/100mmHg,中度贫血,消瘦,术前准备不是必要的项目是
  • 血压降至正常

  • 解析:患者血压160/100mmHg,对血压无须特殊处理,答案选D。该患者有贫血、消瘦,因此术前应纠正贫血、改善营养状态。C、E都是术前一般准备项目。

  • [单选题]女,18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治疗2周,左下肢明显肿胀2天。查体:BP110/70mmHg,左下肢周径明显大于右侧,局部皮肤无发红及压痛,尿蛋白(++),尿红细胞(-)。血白蛋白31g/L,肾功能正常。最可能的原因是合并出现
  • 下肢静脉血栓

  • 解析: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肾病综合征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在激素应用过程中出现非对称性水肿,要首先考虑。因不伴有局部皮肤发红压痛,因此可以排除急性淋巴管炎和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这两种急性炎症性疾病。心源性水肿和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的水肿为对称性出现,也不支持。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种室性心动过速不宜使用直流电复律治疗
  •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房颤动

  • 解析:需紧急电复律者一般无禁忌证,择期电复律有以下禁忌证:①病情危急且不稳定,如严重心功能不全或风湿活动、严重的酸碱电解质紊乱;②心房颤动发生前心室率缓慢,怀疑病窦综合征或心室率可用药物控制,尤其是老年患者;③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心房颤动;④不能耐受预防复发的药物,如胺碘酮等。当发生洋地黄中毒时,予电复律会诱发室颤,导致猝死。故洋地黄中毒时不宜使用直流电复律。

  • [单选题](2001)血栓形成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 纤维蛋白溶酶增加

  • 解析:一、凝血系统在流动的血液中被激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心血管内膜的损伤   2.血流状态的改变   3.血液凝固性增加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的形态   无论心或动脉、静脉内的血栓,其形成过程都从血小板粘附于内膜裸露的胶原开始。当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启动后最后产生的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水解,其纤维蛋白单体再聚合成纤维蛋白多聚体(纤维素)。   血小板粘集堆的形成是血栓形成的第一步,嗣后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的组成、形态、大小都取决于血栓发生的部位和局部血流速度。   血管内膜粗糙,血小板粘集成堆,使局部血流形成漩涡   血小板继续粘集形成多数小梁,小梁周围有白细胞粘附   小梁间形成纤维素网,网眼中充满红细胞   血管腔阻塞,局部血流停滞,停滞之血液凝固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wmnv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肿瘤内科(正高) 放射卫生(正高) 卫生毒理(正高) 儿童保健(副高)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7) 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69)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病理科)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