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
E
题目:患者18岁,牙龈出血、溃疡数日,皮肤出现剥脱性皮炎,肝脾、淋巴结肿大,原始细胞35%。
解析:1.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崛起与发展,人类基因组的破译,使其对染色体易位形成融合基因的检出更能反映急性白血病的生物学本质,从而提出了白血病的MICM分型方案,使白血病的诊断从细胞水平上升到亚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这不仅对进一步认识白血病的本质及研究其发病机制和生物学特性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指导临床治疗和疗效及预后的判断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白血病分类的判断标准:①细胞分化阻滞在较早阶段,其分化的白细胞大部分处在原始细胞或早幼细胞阶段,而且病程短、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为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包括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②细胞分化具有较大程度的成熟能力,其大部分细胞为成熟细胞,少部分阻滞在中幼或晚幼细胞阶段,而且起病缓慢、病情较轻、病程较长为慢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制备单克隆细胞最理想的方法是 ( )
在一个孔里多个细胞融合,筛选再克隆
[单选题]女性,18岁,面色苍白1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检验:HCB60g/L,血涂片中可见大量小球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15%,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开始溶血为0.70%NaCl,完全溶血为0.46%NaCl。本例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最可能是
红细胞膜缺陷
解析: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阳性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部分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单选题]测定受检血浆中有否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存在,常用的试验是( )
甲苯胺蓝纠正试验
[单选题]阴道加特纳菌引起
细菌性阴道病
[单选题]下列核苷酸经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催化,能转变生成脱氧核苷酸的是( )
NDP
[多选题]Ⅰ型酪氨酸血症由下述哪些酶缺陷所致 ( )
对-羟苯丙酮酸氧化酶
延胡索酰乙酰乙酸酶
解析:又称“先天性酪氨酸血(症)”。是一种因富马酰乙酰乙酸盐水解酶缺乏引起酪氨酸代谢异常、严重肝损伤及肾小管缺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临床综合征。急性患者有肝大、肝细胞脂肪浸润或坏死,慢性患者可有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发生肝癌。肾脏可有小管退变,胰岛增生,大脑基底核退行性变。Ⅰ型酪氨酸血症由对-羟苯丙酮酸氧化酶和延胡索酰乙酰乙酸酶所致。
[多选题]使血液粘度增加的因素有哪些:
血浆粘度增加
RBC比积增加
RBC形变性降低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wmrj7n.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