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500次

D

题目:当细胞的绝对不应期为2.0ms时,理论上该细胞每秒钟所能产生的动作电位次数不可能超过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儿童患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
  • 维生素D

  • 解析:此系列题考查考生对儿童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和维生素A缺乏症基本知识的掌握。有些考生会误认为佝偻病儿童体内缺钙。皮肤和眼部病变是维生素A缺乏的主要表现,夜盲症是眼部病变的表现之一,是由于机体缺乏维生素A即视黄醇而引起。

  • [单选题]长期应用氯丙嗪的病人停药后可出现
  • 迟发性运动障碍

  • 解析:长期应用氯丙嗪的病人停药后的反应是迟发性运动障碍,表现为不自主,有节律的刻板运动,出现口-舌-颊三联症,如吸吮,舔舌、咀嚼等,若早期发现,及时停药,部分患者可恢复。

  • [单选题]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等病毒的结构组成是
  • 核酸和衣壳


  • [单选题]关于雌激素的生理作用,错误的是
  • 促进水和钠的排泄

  • 解析:作用包括:(1)促使子宫内膜发育,肌肉变厚,增加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2)使子宫内膜增生。(3)使子宫颈口松弛,宫颈粘液分泌增加,质变稀薄,易拉成丝状。(4)促进输卵管发育,加强输卵管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 [单选题]某省流脑发病率动态分析显示:以1982年的21.37/10万为基期水平,1983年流脑发病率降至7.30/10万,1984年为5.77/10万,1985年为5.22/10万。则1985年的定基发展速度是
  • 24.43%


  • [单选题]进行病因推断时,下列哪一条不加考虑
  • 对联系进行统计学检验所得P值的大小


  • [单选题]在健康教育评价中,将对象按随机原则分组并严格控制干扰因素的设计方案为
  • 实验研究


  • [单选题]当个体某种疾病危险分数小于1.0时,表示其发生该种疾病死亡的概率较当地该病死亡率的平均水平
  • 解析:当被评价个体的危险因素相当于某地人群的平均水平时,其危险分数定为1.0。平均危险分数为1.0时,即个体死于某病的概率相当于当地死亡率的平均水平;危险分数大于1.0时,则个体的疾病死亡概率大于当地的平均死亡率。危险分数越高,死亡概率越大;反之,如危险分数小于1.0,则个体发生死亡的概率小于当地死亡率的平均水平。

  • [单选题]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规律与特点包括
  • 社会因素的恒常性和累积性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wr7ewn.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正高)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中医骨伤科学(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儿科护理(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9)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妇科) 妇产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