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酶的活性中心尚未形成

E

题目:酶原没有催化活性的原因是

解析: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或在其发挥催化功能前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称为酶原。必须在一定条件下,酶的前体水解开一个或几个特定的肽键,致使构象发生改变,表现出酶的活性。酶原的激活实际上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遗忘综合征的三大特征是( )
  • 近记忆障碍、虚构、定向障碍

  • 解析:遗忘综合征的三大特征:记忆能力障碍,时间定向力障碍,虚构症和顺行性或逆行性遗忘症。

  • [单选题]膈肌破裂
  • 胸腔内显示胃泡和肠腔影

  • 解析:因为胸腔为负压、腹腔为正压,任何骤然增加胸腹腔压力的暴力,均可使腹内压力向上冲击,并作用于膈肌的薄弱部而引起破裂。伤后早期,腹内脏器进入胸腔。如胃肠进入胸腔。故1题选D。开放性气胸,外界空气可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膜腔,呼、吸气时,两侧胸膜腔压力不均衡出现周期性变化,使纵隔在吸气时移向健侧,呼气时移向伤侧,称为纵隔扑动。故2题选B。张力性气胸为气管、支气管或者肺损伤处形成活瓣,气体随每次吸气进入胸膜腔并积累增多,致胸膜腔内压力高于大气压,又称为高压性气胸。故3题选A。C常见于心包积液、心包积血等心脏压塞征。E心肌酶的升高表现为心肌梗死。

  • [单选题]乙型肝炎病毒常引起
  • 慢性感染

  • 解析:隐性感染无临床表现,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常发生隐性感染。急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后,机体立即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慢性感染是指一种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内不断复制而不杀死宿主细胞,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常发生慢性感染,故1题选C。潜伏感染是指病毒存在于组织或细胞中,无临床症状,由于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影响会被激活出现临床症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常发生潜伏感染,故2题选D。慢发病毒感染是指机体经显性或者隐性感染后,病毒潜伏期很长,此时无临床表现,一旦发病出现症状多为亚急性进行性加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麻疹缺陷病毒常发生慢发病毒感染,故3题选E。

  • [单选题]对判断肝硬化患者愈后意义不大的指标是
  • 血清电解质

  • 解析:最近临床研究证实,肝硬化患者中,腹水、低白蛋白血症、凝血酶原活性、血清尿素氮及肝性脑病是影响肝硬化腹水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电解质对判断肝硬化患者愈后意义不大的指标。所以本题选C。

  • [单选题]虎斑心是
  • 脂肪变性

  • 解析:脂肪变性心肌的黄色条纹与未受侵犯的红色心肌相间排列,类似虎皮的斑纹,故称虎斑心,故1题选E。病毒性肝炎肝细胞肿胀明显,胞质淡染,为水肿变性,部分肝细胞肿胀如气球样,称气球样变,2题选A。

  • [单选题]急性阑尾炎病人,10小时前脐周痛,现腹痛加剧,转移至右下腹,病变尚未波及腹膜壁层。其腹痛发生的机制是
  • 牵涉痛

  • 解析: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特征性表现,但并非所有病人都有该典型表现。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是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发病初期的疼痛是阑尾为了排除粪石或异物,解除管腔的梗阻,管壁产生强烈的蠕动,反射性引起内脏神经功能紊乱(阑尾神经由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因其传入的脊髓节段位于第10、11胸节,疼痛所反映的体表位置在脐上或脐周),此种疼痛为牵涉痛。故本题选A。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wrd71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肿瘤内科(正高) 重症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正高) 急诊医学(副高) 儿童保健(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3)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口腔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骨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