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在中枢神经细胞胞浆内形成内基小体(Ne-gri body)

B

题目:关于狂犬病病毒,正确的描述是

解析:狂犬病病毒通过病犬咬伤所致,有时也可因猫、狼及其他带菌动物咬伤所致。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以下不需要的是
  • 大量饮水

  • 解析: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需要同时测定血和尿肌酐浓度,并准确留取24小时尿液。进肉食会产生外源性肌酐,剧烈运动使内源性肌酐的生成增加,两者均应避免。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饮水即可。

  • [单选题]血平板上能形成双溶血环的细菌是
  • 产气荚膜梭菌

  • 解析:产气荚膜梭菌在血平板上有双层溶血环。

  • [单选题]常见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是
  • 溶血反应

  • 解析:血型抗原-抗体不合性溶血反应是常见的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

  • [单选题]正常人体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作用是
  • 使非极性化合物变为极性化合物,利于排出体外

  • 解析:生物转化提高药物极性和水溶性,使大多数药物失去药理活性,有利于药物排出体外。

  • [单选题]鞭虫与蛔虫相同点是
  • 成虫的寄生部位

  • 解析:鞭虫与蛔虫成虫的寄生部位都在大肠。故正确答案为B。

  • [单选题]菌体中常可见到异染颗粒的细菌是
  • 白喉棒状杆菌

  • 解析:白喉棒状杆菌在形态上的主要特征是菌体着色不均匀,出现异染颗粒。

  • [单选题]肝脏生物转化功能的第二相反应是指( )
  • 结合反应

  • 解析:还有许多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后,极性的改变仍不大,必须与某些极性更强的物质(如葡萄糖醛酸、硫酸、氨基酸等)结合,增加溶解度,或者甲基化、乙酰化等改变了反应,才能最终排出体外。这种肝内的结合反应称为第二相反应。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wrnnj.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口腔医学(正高) 口腔修复学(正高) 妇女保健(正高) 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3)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1) 住院医师规培(儿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麻醉学专业知识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