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氯化钠注射液

B

题目:"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实施降低颅内压静脉给药不宜用

解析:降低颅内压应该静脉给予高渗药物,氯化钠注射液等渗,小适宜。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治疗慢性沙眼不宜选用
  • 可的松滴眼液

  • 解析:本题考查沙眼的药物治疗。慢性沙眼患者使用可的松眼药水会加重病情,故应禁用;硫酸锌滴眼液有腐蚀性,低浓度溶液局部也有刺激性,对急性结膜炎者忌用。

  • [单选题]下列属于易氧化的药品是
  • 烯醇类

  •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氧化是药物变质的最常见反应。药物的氧化作用与化学结构有关,许多具有酚类(如肾上腺素、左旋多巴、吗啡、阿扑吗啡、水杨酸钠等)、烯醇类(如维生素C)、芳胺类(如磺胺嘧啶钠)、噻嗪类(如盐酸氯丙嗪、盐酸异丙嗪)、吡唑酮类(如氨基比林)结构的药物易氧化。

  • [单选题]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制是
  • 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 解析:药物透过生物膜,吸收进入体循环有5种机制,其中被动扩散是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制。(1)被动扩散:是以生物膜两侧药物的浓度差为动力,药物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移动的过程。其特征是:①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②扩散(吸收)的动力是生物膜两侧的浓度差且扩散速度在很大浓度范围内符合一级速度过程;③扩散速度除取决于膜两侧浓度差外,还取决于药物的脂溶性和扩散系数。(2)主动转运:又称载体转运,是借助于膜的载体的帮助将药物由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其特征是:①逆浓度差转运需消耗能量;②需载体参加,故有饱和现象,且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③有竞争转运现象。(3)促进扩散:是借助载体的帮助,使非脂溶性药物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的过程。(4)膜孔转运:小于膜孔的亲水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膜孔透过细胞膜的过程。(5)胞饮和吞噬:黏附于细胞膜上的某些药物,随着细胞膜向内凹陷而被包人小泡内,随即小泡与细胞膜断离进入细胞内的过程称为胞饮。吞噬往往指的是摄取固体颗粒状物质。

  • [多选题]卡那霉素的不良反应为
  • 前庭功能损害

    耳蜗神经损害

    神经肌肉阻断

  • 解析:卡那霉素应用中最重要的不良反应为影响耳蜗神经,患者高频听力首先受损害,以后听力减退逐渐发展至耳聋。耳鸣和耳部饱胀感为早期而重要的脑神经损害的先兆征候。听力减退大多在疗程中发生并继续进展,但停药后仍可能发生,特别在原有肾功能减退者。本药可阻滞神经肌肉接头而引起呼吸抑制、心肌抑制及血压下降等。本药尚可引起暂时性对脑神经功能损害(表现为后1/3味觉丧失)、口周及其他部位的感觉异常、头痛、不安、心动过速、急性脑综合征伴癔病和视觉异常等。本药亦可引起肾脏损害,其对肾脏的毒性低于新霉素而大于链霉素。药热和皮疹并不常见,其发生率在1%~3%;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则相当多见,可达10%,尤其当疗程超过1周时。口服偶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长期服用后可引起吸收不良、脂肪下痢等。本药肌注局部疼痛的发生率较高,一般多能耐受。过敏性休克偶有所见。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y2knkr.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肿瘤内科(正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正高) 康复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正高) 内科学(副高) 结核病学(副高) 骨外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 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 核医学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