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神经系统

C

题目:苯急性中毒主要攻击哪个系统( )

解析:急性苯中毒是指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后,影响机体内ATP以及乙酰胆碱的合成,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作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北方农村某农民,冬季采用炉灶取暖,加重老人晨起后感到胸闷,呼吸困难,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引起这些症状的污染物最有可能的是
  • 一氧化碳

  • 解析:老生常谈。

  • [单选题]医师李某,申请开办儿科诊所,经执业注册后,开展了儿科诊疗活动,同时也以所学知识诊治一些妇科病人,李某的行为是
  • 超执业范围的行为

  • 解析: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李某的执业范围是儿科,但是其同时进行妇科治疗,其行为超过了执业范围,是法律不允许的行为。故选D。

  • [单选题]门静脉高压症分流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最明显,同时肝性脑病发生率最高的术式是
  • 门腔静脉分流术

  • 解析:任何一种分流术,虽然一方面降低了门静脉压力,但另一方面也会影响门静脉血向肝的灌注,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仍达10%左右。现已明确,肝性脑病与血液中氨、硫醇和γ-氨基丁酸等毒性物质升高有关。例如,分流术后由于肠道内的氨(蛋白质的代谢产物)被吸收后部分或全部不再通过肝进行解毒、转化为尿素,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影响大脑的能量代谢,从而引起肝性脑病,且死亡率很高。因此,有主张作“选择性分流性”,即选择性降低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压力,而不影响门静脉血向肝的灌注。门腔静脉分流术门静脉压力下降最明显,同时肝性脑病发生率最高的术式

  • [单选题]使用维生素K无效的出血原因是
  • 肝素过量

  • 解析:本题是维生素K促凝血机制与临床应用相联系的基本知识试题。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因子Ⅱ)和凝血因子Ⅶ、Ⅸ、Ⅹ时不可缺少的物质,缺乏维生素K,这些凝血因子合成受阻,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引起出血。维生素K主要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如梗阻性黄疸,新生儿、早产儿出血,华法林(维生素K拮抗剂)和水杨酸类所致凝血酶原过低引起的出血,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导致继发性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但对肝素过量所导致的出血无效,因为肝素是带负电呈强酸性大分子物质,抗凝血作用主要通过激活抗凝血酶Ⅲ(ATⅢ),使ATⅢ分子构型发生变化,与多种凝血因子结合后,使凝血因子失活。肝素过量所导致的出血可用带正电荷呈强碱性的鱼精蛋白对抗,使肝素灭活。

  • [单选题]患儿,女,10岁。体检时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3~4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同时可闻及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该患儿可能患有
  • 室间隔缺损

  • 解析:室间隔缺损查体时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4级收缩期杂音,向四周广泛传导,常伴震颤,肺动脉第二心音正常或增强。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yg0d2.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肾内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正高) 急救护理(正高) 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1) 病理学主治医师(代码:351) 广东药学专业初级 中西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儿科) 药学(士) 医学检验(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