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均质型或核膜型

E

题目:案例3:女性患者,47岁。反复出现发热,关节肿痛,全身水肿,蛋白尿,约6年余。查体:T38.5℃,BP180/100mmHg,四肢关节肌肉疼痛,脾肋下2cm,肝肋下2cm,双手掌指关节、双膝关节肿胀、压痛,全身水肿。实验室检查:BUN20.8mmol/L,血钾6.5mmol/L,血沉110mm/h,CRP112mg/L,C30.6g/L,尿蛋白(+++)。X线示心影向两侧扩大,右侧肋膈角变钝。采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效果不佳。

解析:1.本患者入院时BUN20.8mmol/L,血钾6.5mmol/L,C3降低,尿蛋白强阳性,高血压,病史6年,应考虑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尽管50%~60%的慢性肾衰竭由慢性肾炎所致,但是本患者反复出现发热,关节肿痛,全身水肿,蛋白尿,且肝脾肿大,用慢性肾炎解释不通。由于本病涉及多器官多系统,应考虑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狼疮性肾炎)所致的慢性肾衰竭。 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如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和狼疮抗凝物等,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而ASO主要用于检测A群β溶血链球菌感染,RF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辅助诊断。 3.抗ds-DNA抗体阳性,其荧光图谱通常为均质型或核膜型。 4.高滴度的ANA主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而且该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狼疮抗凝物阳性,这些均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典型特征。 5.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血管炎、溶血性贫血、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几率明显高于抗心磷脂抗体阴性的患者。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沉淀反应形成的反应现象( )
  • 肉眼可见


  • [单选题]出血时间延长常见于 ( )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多选题]下列哪些病理变化为华支睾吸虫所致( )
  • 阻塞性黄疸

    胆管炎及胆囊炎

    肝硬化

    诱发原发性肝癌

    诱发胆结石

  • 解析: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华肝蛭。成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可引起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的危害性主要是患者的肝脏受损。病变主要发生于肝脏的次级胆管。成虫在肝胆管内破坏胆管上皮及粘膜下血管,虫体在胆道寄生时的分泌物、代谢产物和机械刺激等因素可引起胆管内膜及胆管周围的超敏反应及炎性反应,出现胆管局限性的扩张及胆管上皮增生。病理研究表明,受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胆管呈腺瘤样病变。感染严重时在门脉区周围可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的萎缩变性,甚至形成胆汁性肝硬化。由于胆管壁增厚,管腔相对狭窄和虫体堵塞胆管,可出现胆管炎、胆囊炎或阻塞性黄疸。由于胆汁流通不畅,往往容易合并细菌感染。胆汁中可溶的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在细菌性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用下变成难溶的胆红素钙。这些物质可与死亡的虫体碎片、虫卵、胆管上皮脱落细胞等形成胆管结石。因此华支睾吸虫常并发胆道感染和胆石症,胆石的核心往往可找到华支睾吸虫卵。华支睾吸虫病的并发症和合并症很多,有报道多达21种,其中较常见的有急性胆囊炎、慢性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肝胆管梗阻等。成虫偶尔寄生于胰腺管内,引起胰管炎和胰腺炎,华支睾吸虫感染可引起胆管上皮细胞增生而致癌变,主要为腺癌。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yggd67.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疼痛学(正高) 儿科护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临床营养(副高)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9)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1)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中药士(代码:102)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