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肝脾

B

题目:胃的主要病变脏腑在胃,与哪些脏腑关系最密切

解析:胃痛的病变部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还与肾有关。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势必克脾犯胃,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为痛。肝气久郁,既可出现化火伤阴,又能导致瘀血内结,病情至此,则胃痛加重,每每缠绵难愈。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共主升降,故脾病多涉于胃,胃病亦可及于脾。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发热恶寒,口微渴的临床意义是( )
  • 外感风热


  • [单选题]患儿,4岁。低热恶寒,鼻塞流涕,全身皮肤成批出疹,为红色斑疹和斑丘疹,继有疱疹,疱浆清亮,头面、躯干多见,舌红苔薄白,脉浮数。其诊断是
  • 水痘风热轻证

  • 解析:水痘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呈向心性分布。此患儿有疱疹且疱浆清亮即为水痘的典型特点,故可明确此息儿的诊断为水痘,患儿的低热恶寒症状及舌脉提示风热轻证。

  • [单选题]关于月经生理现象,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月经来潮时,伴有衄血或吐血,并随月经周期而发作

  • 解析:月经来潮时,伴有衄血或吐血,并随月经周期而发作是经行吐衄的表现,是病理表现。

  • [单选题]行痹的临床表现是( )
  • 四肢关节游走窜痛


  • [单选题]可以用阴阳互根说明的是
  • 阴中求阳

  • 解析: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临床上治疗阴虚证时,在滋阴剂中适当佐以补阳药,即所谓“阳中求阴”。治疗阳虚证时,在助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即谓“阴中求阳”。因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故临床上治疗血虚证时,在补血剂中常佐以补气药;治疗气虚证时,在补气剂中也常佐以补血药。

  • [单选题]循行环阴器的经脉是
  • 肝经

  • 解析: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沿足背向上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足厥阴肝经循行线路图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

  • [单选题]引起病理性尿比重减低的疾病是( )
  • 慢性肾衰竭


  • [单选题]善于治疗呃逆的腧穴是( )
  • 攒竹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yo0820.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神经外科(正高) 泌尿外科(正高) 中医骨伤科学(正高) 急救护理(正高) 心电学技术(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9)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全科)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中药学(师) 执业兽医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