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克服乏氧细胞放射抗拒性的措施,在理论上不可行的是下列哪项?(  )
  • 正确答案 :A
  • 使用抗VEGF类药物

  • 解析:在理论上要克服乏氧细胞的放射抗拒性,需要增加肿瘤组织的氧浓度或改善肿瘤组织的血供状况,本题中A选项不能达到类似效果。

  • [单选题]原发典型骨肉瘤的好发年龄段为
  • 正确答案 :B
  • 10~25岁


  • [单选题]属于良性的是下列哪种肿瘤?(  )
  • 正确答案 :A
  • 神经鞘瘤

  • 解析:在肿瘤命名中,不同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称为瘤,如神经鞘瘤。但是不能仅仅根据其名称中有“瘤”就判断其为良性,如黑色素瘤、淋巴瘤、内胚窦瘤、精原细胞瘤等,这些肿瘤为恶性肿瘤。

  • [单选题]一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肿瘤侵犯了纵隔、双侧颈部、左腋窝及左腹股沟淋巴结,没有B症状,在完成3个周期标准CHOP方案化疗后所有浅表淋巴结完全消退,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均<1.5cm,下一步的治疗应为
  • 正确答案 :B
  • 继续标准CHOP方案化疗至6个周期


  • [单选题]总体来说软组织肉瘤最好发的部位是( )。
  • 正确答案 :B
  • 大腿和骨盆带

  • 解析:软组织肉瘤大约半数涉及大腿和骨盆带,四分之一涉及上臂和肩胛带,其余的涉及前臂、小腿和躯干,很少累及手和足(例外情况多见于滑膜肉瘤、上皮样肉瘤和透明细胞肉瘤)。

  • [单选题]胸腺瘤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A
  • 局部侵犯纵隔重要脏器

  • 解析:胸腺瘤的扩散方式以胸内进展为主,侵及胸膜及心包时,出现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并可直接侵犯周围组织及器官。严重的病例有呼吸困难、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相比之下,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的发生率较低,胸外淋巴结转移率为6.7%,血行转移为4.8%,以肝、肺和骨为常见转移部位。

  • [单选题]吉非替尼的有效率与下列因素不相关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分期


  • [单选题]目前公认临床肿瘤的形成多数是由于
  • 正确答案 :D
  • 致癌物与促癌物共同作用的后果

  • 解析:现在普遍认为,绝大多数肿瘤是环境因素与细胞的遗传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

  • [单选题]属于细胞凋亡主要信号通路中死亡受体途径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TNFR

  • 解析:1.细胞凋亡主要的信号通路有:死亡受体途径和线粒体途径。死亡受体途径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超家族,通过与相应的配体结合传递细胞凋亡的信号。 2.线粒体途径是线粒体接受凋亡信号后释放凋亡因子,包括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因子(AIF)等,与caspase-9结合,导致其自身剪切和活化,并进一步活化下游的caspase,从而引发凋亡。

  • [单选题]有明显症状的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治疗不包括
  • 正确答案 :E
  • 氨磷汀

  • 解析:氨磷汀对肺具有放射防护作用,在放射治疗的同时合并使用保护肺组织的作用,但在已经发生了放射性肺炎的患者没有太大作用。

  • [单选题]男性,49岁,胰头癌whipple术后,行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化疗3个周期,5个月后复查,腹部CT发现腹腔出现多个肿大淋巴结,下一步治疗应该选择
  • 正确答案 :E
  • 健择+草酸铂

  • 解析:NCCN专家组继续推荐吉西他滨作为转移性胰腺癌的一线标准化疗。

  • [单选题]TAM的疗效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 正确答案 :D
  • ER状况

  • 解析: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疗效与受体状况明显相关,ER与PR均阳性者有效率为60%~70%,ER或PR阳性为30%左右,两者均阴性有效率小于10%。

  •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
  • 正确答案 :D
  • 6个


  • [单选题]不影响上颌窦癌预后的因素有(  )。
  • 正确答案 :E
  • 患者的性别

  • 解析:上颌窦癌的预后与疾病的分期、病理类型、解剖、治疗的模式等成正相关,而与患者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

  • [单选题]肺癌最常见的症状是
  • 正确答案 :B
  • 咳嗽


  • [单选题]胰腺癌同步放化疗的放疗剂量推荐为DT(  )。
  • 正确答案 :D
  • 50Gy/25F/5W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yoke67.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儿科护理(正高) 临床药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放射医学技术(正高) 护理学(副高) 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7) 住院医师规培(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影像) 中医助理医师 执业兽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