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关于普鲁卡因,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A
  • 适用于表面麻醉


  • [单选题]对患有不治之症又极度痛苦的患者,停止采取针对病因的人工干预方式,缩短痛苦的死亡过程属于
  • 正确答案 :C
  • 消极安乐死

  • 解析:本试题是考核对各种死亡方式,特别是积极安乐死与消极安乐死概念理解的考题。安乐死是对那些患有不治之症,死亡已经逼近且非常痛苦的患者,使用药物或其他方式以实现尽可能无痛苦状态下满足其结束生命愿望的一种临终处置方式。根据安乐死实施中"作为"与"不作为"又分为积极安乐死和消极安乐死。前者是指对符合安乐死条件的患者,医生用药物等尽快结束患者痛苦的生命,让其安宁、舒适地死去;后者是指对符合安乐死条件的患者,停止或撤销其治疗和抢救措施,任其自然死亡,即不以人工干预方法来延长患者痛苦的死亡过程。根据上述概念,本试题的正确选择是消极安乐死(C),并排除了A、B。至于D不属于死亡,而E有人称非自愿安乐死,故D与E也可排除。

  • [单选题]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目标是
  • 正确答案 :D
  • HbAlc<6.5%

  •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糖尿病患者控制的总体目标。 根据2007年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我国采用HbAlc<6.5%作为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 [单选题]引起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炎症细胞不包括
  • 正确答案 :C
  • 中性粒细胞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基本理论的理解。 参与COPD发病的主要炎症细胞有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释放中性粒细胞蛋白酶,包括弹性蛋白酶、组织蛋白酶G、基质蛋白酶等,引起慢性黏液高分泌状态并破坏肺实质,因此,中性粒细胞是COPD发病的主要炎症细胞,故C答案为正确答案;参与哮喘发病的主要炎症细胞有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h2细胞、肺泡巨噬细胞,故A、B、D、E答案均可排除。

  • [单选题]属于内分泌干扰物的是
  • 正确答案 :A
  • DDT

  • 解析: 题1:DDT属于有机氯杀虫剂,系环境雌激素化合物,被美国EPA归为20种确认的内分泌干扰物之列。备选答案的其他几种物质,至今还未见有内分泌干扰作用的报道。 题2:DDT为脂溶性极强的化合物,在体内代谢缓慢,因而DDT易在脂肪、肝和脑组织贮存。故此DDT是体内具有蓄积毒作用的物质。备选答案中其他几种物质都有急性毒作用,且在环境中易于降解,因而,选择A答案是正确的。

  • [单选题]脑震荡
  • 正确答案 :D
  • 伤后昏迷,片刻后清醒

  • 解析: 脑震荡是指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即刻发生短暂的脑功能障碍。病理改变无明显变化。

  • [单选题]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
  • 正确答案 :D
  •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 解析:人类中枢神经元的数量十分巨大,是按照一定形式组织起来的,并能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有序的活动。只有这样,神经系统才能完成其正常的调节功能。其基本方式是反射活动。反射可以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 [单选题]因分泌不足而引起呆小症的激素是
  • 正确答案 :E
  • 甲状腺素

  • 解析:甲状腺激素与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关,缺少时引起呆小症,生长激素缺少时患侏儒症,胰岛素分泌不足患糖尿病,性激素对维持第二性征有重要作用。

  • [单选题]主要受卫生服务影响的是
  • 正确答案 :C
  • 传染性疾病


  • [单选题]不经过丘脑换元投射到大脑皮层的感觉是( )。
  • 正确答案 :B
  • 嗅觉

  • 解析:典型的感觉传导路,一般是由三级神经元的接替完成的。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或有关的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第二级神经元位于脊髓背角或脑干的有关神经核内;第三级神经元在丘脑的后腹核内。但特殊感觉(视觉、听觉、嗅觉)的传导路较为复杂。因此,丘脑是特异性传导系统的一个重要接替站,它对各种传入冲动(嗅觉除外)进行汇集,并作初步的分析和综合,产生粗略的感觉,但对刺激的性质和强度,则不能进行精确的分析。

  • [单选题]下列哪个药物禁用于心源性哮喘
  • 正确答案 :C
  • 肾上腺素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yvdo2e.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胸心外科(正高) 心电学技术(正高) 内科护理(副高) 中医护理(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 内分泌学主治医师(代码:309) 口腔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3) 微生物检验技术(师)(代码:212)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眼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