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C

题目:下列哪项与血小板黏附功能有关( )

解析:血小板黏附是指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内皮下组分或其他异物表面的功能,参与的主要因素有:胶原、vWF、GPⅠb/Ⅸ复合物,CrPⅠa/Ⅱa复合物。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低血糖的正确说法是
  • 低血糖患者会感到饥饿、心慌,并出现出汗、面色苍白和颤抖等症状

  • 解析:考查低血糖的生化特点,低血糖导致肾上腺素增加,患者会感到饥饿、心慌,并出现出汗、面色苍白和颤抖等症状。

  • [单选题]患者,男,70岁,反复发作胸痛10年,活动后心悸、气促2年,3年前曾患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检查示前间壁心肌梗死。血压130/86mmHg,心率98次/分,节律齐,无心脏杂音。未发现任何黄色瘤。血脂测定结果为:TG2.2mmol/L,TC5.1mmol/L,HDL—C0.8mmol/L,LDL—C3.4mmol/L,LpA20mg/dl。其父亲死于冠心病,其他家族史无特殊。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
  • 低HDL血症


  • [多选题]参加水、电解质和pH调节的主要器官有( )。

  • [单选题]IMViC试验包括( )
  • 吲哚形成、甲基红反应、VP反应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 [单选题]蛋白质变性后的表现是( )
  • 溶解度降低

  • 解析:考点:蛋白质变性。变性破坏非共价键,蛋白质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不改变一级结构。变性的特征:生物活性丧失;理化性质改变--溶解度降低,易沉淀;结晶性破坏;黏度增加;不对称性增加;易被蛋白酶分解。

  • [单选题]单核苷酸多态性发生频率最高的是
  • 转换


  • [单选题]在双位点ELISA实验时,造成抗原测值低于实际含量的常见原因是
  • 待测物过浓

  • 解析:钩状效应是指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导致假阴性的现象,其中抗体过量叫做前带效应,抗原过量叫做后带效应。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生成结合物的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无论在一定量的抗体中加入不同量的抗原或在一定量的抗原中加入不同量的抗体,均可发现只有在两者分子比例合适时才出现最强的抗原一抗体反应。

  • [单选题]下列可为浆膜腔“中间型积液”形成的原因,但可能性最小的是
  • 挤压伤

  • 解析:“中间型积液”形成原因可能是:①漏出液继发感染;②漏出液长期滞留在浆膜腔,或反复穿刺放液,或药物作用致使积液浓缩;③漏出液含有多量血液,其纤维含量亦增高;④浆膜原发或继发肿瘤。

  • [多选题]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
  • 分区设置

    控制空气流向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z1yyv.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血液病学(副高) 普通外科学(副高) 精神病学(副高) 儿童保健(副高) 变态反应(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2) 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5) 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7) 初级护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