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巨噬细胞

E

题目:人体消灭结核杆菌主要依靠的细胞是

解析:结核分枝杆菌侵入呼吸道后,由于肺泡中80%~90%是巨噬细胞,10%是淋巴细胞(T细胞占多数);原肺泡中未活化的巨噬细胞抗菌活性弱,不能防止所吞噬的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反可将结核分枝杆菌带到他处。但可递呈抗原,使周围T淋巴细胞致敏。致敏淋巴细胞可产生多种淋巴因子,如IL-2、IL-6、INF-γ,它们与TNF-α的共同作用可杀死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淋巴因子中INF-γ是主要的,上述细胞有的可直接杀伤靶细胞,有的产生淋巴因子激活巨噬细胞,使吞噬作用加强引起呼吸暴发,导致活性氧中介物和活性氮中介物的产生而将病菌杀死。故本题答案为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2002)最适于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的时间是
  • 月经后3~4天

  • 解析:手术时间(一)月经干净后7天以内。(二)产后3日内进行较好,因此时子宫位置高,寻找输卵管较易。(三)在人流、小型剖宫取胎的同时。

  • [单选题]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 投射至皮质广泛区域,提高皮质的兴奋性

  • 解析:丘脑非特异投射核是指靠近中线的所谓内髓板内各种结构,主要是髓板内核群,包括中央中核、束旁核、中央外侧核等。这些细胞群通过多突触换元接替弥散地投射到整个大脑皮质,具有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兴奋状态的作用。此外,束旁核可能与痛觉传导有关,刺激人类丘脑束旁核可加重痛觉,而毁损此区则疼痛得到缓解。选C。

  • [单选题]下列五种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
  • 隐性感染

  • 解析:病原体被清除的特点是病原体在体内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携带状态的特点是引起轻度病理损害,而人体不出现疾病的临床表现;潜伏性感染的特点是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不易成为传染源;显性感染导致组织损伤,引起严重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隐性感染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是传染病中最常见的表现。故选B。

  • [单选题]患者,19岁,咽痛、咳嗽、发热38.6℃,5天后好转,2周后出现四肢末端麻木、无力,渐加重,于第3日四肢呈完全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呼吸困难,双眼闭不严,面无表情,构音障碍,不能吞咽。首先应想到的诊断是
  •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

  • 解析: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多数患者病前1-4周可追溯到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疫苗接种史。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出现肢体对称性驰缓性瘫痪,通常自双下肢开始,近端常较远端明显,多于数日至2周达到高峰。病情危重者在1-2日内迅速加重,出现四肢完全性瘫、呼吸肌和吞咽肌麻痹,危及生命。故选C。

  • [单选题]女孩,15岁。左小腿近端持续性疼痛3个月,夜间加重。查体:左小腿近端局部肿胀、皮温增高。X线片示左胫骨上段日光射线样改变。最可能的诊断是
  • 骨肉瘤

  • 解析: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多发于青少年,好发部位为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的干骺端。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多为持续性,逐渐加剧,夜间尤重,并伴有全身恶病质。肿瘤表面皮温增高,静脉怒张。X线表现可有骨质破坏,骨膜反应明显,呈侵袭性发展,可见Codman三角或呈“日光射线”形态。故选D。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z2o6v.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肿瘤内科(正高) 肾内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整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4)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9) 临床执业医师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主管护师 放射医学(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