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脾脏缩小

B

题目: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大呕血后出现的体征变化,正确的是

解析:脾大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较早出现的体征(B)。脾静脉回流阻力增加及门静脉压力逆传到脾,使脾脏被动淤血性肿大,脾组织和脾内纤维组织增生。大量呕血后门静脉压力降低,使脾脏被动淤血减少,脾脏缩小(A)。肝硬化腹水形成是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共同作用的结果,为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时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涉及多种因素,主要有:门静脉压力升高;有效血容量不足;低蛋白血症;肝脏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灭活作用减弱;肝淋巴量超过了淋巴循环引流的能力。腹水形成的不止与门脉高压有关,当大量呕血,门静脉压降低后,腹水不会出现明显减少(C)。腹壁静脉曲张是门脉高压的结果,门静脉压降低后,腹壁静脉曲张会减轻(D)。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脏缩小是因为肝硬化时正常肝小叶被假小叶取代,肝纤维化造成。蜘蛛痣的形成是由于肝脏对雌激素灭活减少,与门脉高压无关(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5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肩,上臂,前臂外侧放射痛3个月。既往体键。查体:T36.6℃,P82次/分,BP110/6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肩关节活动正常,上肢感觉及肌力均正常。Eaton试验和Spurling试验阳性。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神经根型颈椎病

  • 解析: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放射至左上肢,压头试验Spurling和上肢牵拉试验Eaton试验(+)阳性,考虑神经根型颈椎病。   【避错】冈上肌腱炎属无菌性炎症,以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患,好发于中青年及上肢体力劳动者、家庭主妇、运动员;肩峰下关节由于解剖结构原因或动力学原因,在肩的上举、外展运动中,因肩峰下组织发生撞击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体征的临床症候群;肩袖损伤常发生在需要肩关节极度外展的反复运动中(如棒球,自由泳、仰泳和蝶泳,举重,球拍运动),将严重影响上肢外展功能;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多见于40岁以上妇女,该病发作时,通常是肩膀一侧先疼痛和僵硬,有些患者的疼痛则可能从一侧肩膀转移到另一侧。

  • [单选题]医疗机构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解析:根据《献血法》规定医疗机构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属于犯罪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选择E。

  • [单选题]男,40岁。发热咳嗽、咳痰2周,近2周来咳大量脓性臭痰,量约200ml/d。体检:体温40℃,右下肺叩呈浊音,可闻及湿啰音,杵状指(+)。应考虑的诊断为
  • 急性肺脓肿

  • 解析:急性肺脓肿患者,常突然咳出大量脓臭痰及坏死组织,每日可达300~500ml.臭痰多系厌氧菌感染所致。初起无阳性体征,可于患侧出现湿啰音。慢性肺脓肿由于肢体末端长期缺氧,因此常伴有杵状指(趾)

  • [单选题]在我国成年人中引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 系膜增生性肾炎

  • 解析:在我国成年人中引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系膜增生性肾炎,约占30%,显著高于西方国家。微小病变型肾病多见于儿童,成人约占20%~25%;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约占10%,好发于青壮年;膜性肾病约占25%~30%,好发于中老年;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约占5%~10%,好发于青少年男性。

  • [单选题]关于细菌性肝脓肿,下列哪项叙述正确
  • 单个大脓肿,应切开引流

  • 解析:细菌性肝脓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胆系感染的细菌上行所致,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B),脓汁多为黄白色,涂片或培养可发现细菌(C),脓肿较小,常为多发(D)。治疗要使用大量有效的抗生素、全身支持等措施。治疗单个大脓肿,应切开引流(A),病程长的厚壁脓肿可行肝叶切除,多发性细菌性肝脓肿不宜手术治疗、应予以内科治疗(E)。

  • [单选题]医疗机构对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处置不包括
  • 承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处置措施的具体应用。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群体不良事件,是指同一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区域内,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需要予以紧急处置的事件。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对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处置措施主要是:①应当配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对群体不良事件的调查,并提供调查所需的资料;②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积极救治患者,迅速开展临床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必要时可采取暂停药品的使用等紧急措施;③应当建立并保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档案。

  • [单选题]足月新生儿,生后2~3天,巩膜、皮肤明显黄染,查血清总胆红素10mg/dl,结合胆红素1mg/dl,精神、食欲一般,肝右肋下2cm,可能的诊断是
  •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 解析:足月新生儿生后2~3天,血清总胆红素10mg/dl(<12.9mg/dl),结合胆红素1mg/dl(<2mg/dl),均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表现,故选D;①黄疸进行性加重或退而复现,总胆红素升高,且出现肝、脾大。该儿总胆红素正常,且肝不大(右肋下2cm),故排除;②黄疸在24小时或者生后2~3天内出现,血清总胆红素升高,以未结合型为主,故排除;③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总胆红素升高,未结合及结合胆红素均升高,故排除;④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小儿出现陶土样大便,故排除。

  • [单选题]腹股沟斜疝患者疝还纳后,使肿物不再出现的压迫部位是
  • 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

  • 解析:腹股沟斜疝患者疝还纳后,使肿物不再出现的压迫部位是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

  • [单选题]初孕妇,25岁。妊娠40周,入院前1天出现不规律子宫收缩,入院24小时后静滴缩宫素引产,第一产程5小时,第二产程10分钟,胎儿娩出后2分钟,产妇突然出现寒战、咳嗽、发绀,血压60/40mmHg,随后阴道流血不止,立即配血进行抢救。最可能的诊断是
  • 羊水栓塞

  • 解析: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和DIC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称羊水栓塞。临床表现为:①发病突然、病情凶险,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严重者于数分钟内死亡;②产妇破膜后突然发生烦躁不安、呛咳、呼吸困难、发绀、心率快而弱,肺部有湿啰音,可迅速出现循环衰竭、休克及昏迷;③不在短时间死亡者,出现出血不止,皮肤黏膜、胃肠道或肾出血,继之出现少尿、无尿及肾衰竭。该产妇使用缩宫素静滴引产,胎儿娩出2分钟,产妇突然出现寒战、咳嗽、发绀、休克,阴道出血不止,提示发生了羊水栓塞。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z4176m.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儿科护理(正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卫生管理(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全科)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全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