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抗白细胞抗体

D

题目: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一般都与抗血液成分的抗体有关。发热反应主要与下列哪种抗体有关

解析:抗ABO和Rh血型抗体主要与溶血性输血反应相关,抗Ig抗体主要与过敏反应相关,抗DNA抗体与某些自身免疫病相关。抗白细胞抗体引发细胞因子如IL-1等的释放,后者作为致热原引起发热反应。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可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以上均是

  • 解析: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1)新生儿的增加:出生后6个月以上未经人工免疫的婴儿,对许多传染病都易感,由于他们体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2)易感人口的迁入:某些地方病或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区,当地居民病后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当非流行区居民迁入,使流行区的人群易感性增高。(3)免疫人口的死亡使人群易感性相对升高。(4)免疫入口免疫力自然消退:有些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病后有长期免疫力,有的能维持终身。一般传染病病后或人工免疫后,其免疫力逐渐下降,最后又成为易感者,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 [单选题]引起超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成分是
  • 细胞毒抗体


  • [多选题]输注血小板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输注前要轻摇血袋,混匀

    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

    要求ABORh阴性患者需要同型输注


  • [单选题]ELISA法检测HBsAg灵敏度达到
  • 0.1~1ng/ml


  • [单选题]在下列输血反应中,最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是
  • 溶血反应


  • [单选题]对脂质包膜病毒和非脂质包膜病毒均具有灭活作用的血浆病毒灭活方法
  • 巴氏液态消毒法、补骨脂/紫外线照射法

  • 解析:有机溶剂/清洁剂法是通过破坏脂包膜病毒外膜结构的完整性或靶细胞受体识别位点,使之丧失感染性;亚甲蓝/光照法易穿透脂包膜病毒外壳并与病毒核酸结合,而非脂包膜病毒的核酸结构被衣壳紧密包裹,亚甲蓝不易与其结合;巴氏液态消毒法对脂包膜病毒和蛋白包膜病毒都可灭活;补骨脂/紫外线照射法,在UV照射下,光敏剂与核酸、蛋白质及脂质结合,形成光加成物,导致细胞结构破坏,活性消失。

  • [单选题]关于血小板抗原抗体检测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观点是
  • 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完全替代血清学方法


  • [单选题]血浆置换术中不常用的置换液是
  • 葡萄糖液


  • [单选题]下列对内毒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以上描述都对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z45yzl.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老年医学(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病理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0)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1) 放射医学技术(士)(代码:104) 中医执业医师 医学临床三基(药师) 妇产科主治 临床营养(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