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大量气胸X线胸片可见
  • 正确答案 :E
  • 以上均是

  • 解析:大量气胸时,气胸区可占据肺野的中外带,内带为压缩的肺,呈密度均匀软组织影。同侧肋间隙增宽,横膈下降,纵隔向健侧移位。

  • [单选题]关于腹膜后间隙及其结构,下列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
  • 升、降结肠后壁在后腹膜内

  • 解析:腹膜后间隙的内容物大多来自中胚层,主要的组织器官除胰腺、肾上腺、肾及输尿管、部分肝脏、大部分十二指肠等脏器外,还有脂肪、疏松结缔组织、肌肉、筋膜、原始泌尿生殖嵴残留部分、胚胎残留组织、淋巴网状组织、血管(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静脉,髂总、髂内外动脉、静脉及脾动、静脉,肾动、静脉)、神经组织、肌肉组织,这些组织均可成为肿瘤的来源。

  • [单选题]声像图表现与子宫内膜癌容易鉴别的是
  • 正确答案 :B
  • 浆膜下子宫肌瘤

  • 解析:局限性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不易鉴别;弥漫性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肉瘤、绒毛膜癌和黏膜下子宫肌瘤鉴别较难。而位于子宫浆膜下的子宫肌瘤因离子宫内膜相对较远、肿瘤的边界清晰,子宫浆膜局限性突起等特征而最易与子宫内膜癌相鉴别。

  • [单选题]患者女性,70岁,多年来一直按冠心病治疗,超声心动图检查后,诊断为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其超声表现不包括
  • 正确答案 :C
  • 分为肌部、膜部缺损


  • [单选题]正常睾丸CDFI特点:①双侧睾丸血流对称,内见枝状血管;②双侧睾丸血流对称,内见丰富血管;③睾丸内多为动脉血流,Vmax12~13cm/s;④睾丸内多为动脉血流,Vmax20~30cm/s;⑤睾丸血流RI<0.55;⑥睾丸血流RI>0.6;⑦正常睾丸静脉血流不易显示;⑧正常睾丸静脉血流易显示。上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 ①③⑤⑦

  • 解析:正常睾丸CDFI显示:双侧睾丸血流对称,内见枝状血管,多为动脉血流,Vmax12~13cm/s;血流RI<0.55;正常情况下睾丸静脉血流不易显示。

  • [单选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医师执业注册,除了
  • 正确答案 :C
  • 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满二年不满三年


  • [单选题]输尿管全程的狭窄部位有
  • 正确答案 :C
  • 三处

  • 解析:输尿管有三个狭窄部,第一狭窄在肾盂移行于输尿管处;第二狭窄在越过小骨盆入口,相当于髂总和髂外动脉处;第三狭窄位于膀胱壁间段。

  • [单选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
  • 正确答案 :E
  •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 [单选题]患者因血肌酐、尿素氮增高行超声检查:双肾体积缩小,肾皮质回声增强,皮髓质分界不清,肾内结构紊乱不清,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肾内血流信号稀少。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E
  • 慢性肾衰竭

  • 解析:双肾体积缩小,肾皮质回声增强,皮髓质分界不清,肾内结构紊乱不清,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肾内血流信号稀少,是慢性肾病的表现,急性肾炎等往往表现为肾脏回声减低、肾脏增大,血流信号丰富。慢性肾衰会导致血肌酐、尿素氮增高。

  • [单选题]脾真性破裂与脾中央破裂的主要区别在于
  • 正确答案 :D
  • 腹腔内有无游离积血的液性回声

  • 解析:脾真性破裂与脾中央破裂的主要区别在于:脾真性破裂腹腔内有游离积血的液性回声,脾中央破裂没有腹腔积血的超声表现。

  • [单选题]超声组织定性技术的作用是
  • 正确答案 :B
  • 分析组织结构的声学特性的改变

  • 解析:超声组织定性技术的作用是分析组织结构和病变组织的声学特性的改变,进行量化诊断的探索。

  • [单选题]关于输尿管的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 输尿管壁有较厚的横纹肌


  • [单选题]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目的是
  • 正确答案 :D
  • 预防性优生


  • [单选题]国家鼓励下列人员率先献血
  • 正确答案 :D
  • 现役军人


  • [单选题]女性腹腔最低部位是
  • 正确答案 :A
  • 子宫直肠陷窝

  • 解析:女性腹腔最低部位是子宫直肠陷窝。

  • [单选题]关于肾脏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肾门平第一腰椎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z49n2d.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卫生毒理(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副高) 呼吸内科学(副高) 急诊医学(副高) 小儿外科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麻醉学(副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副高) 中医骨伤科学(副高) 职业卫生(副高)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