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抑制胃酸分泌

B

题目:患者,男,45岁。近2个月胸骨后烧灼样不适与反酸。临床考虑为胃食管反流病。

解析:1.胃食管反流病为酸相关性疾病。抑制胃酸是目前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病的主要措施。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有机磷农药中毒用阿托品,下列哪些是阿托品正常的药理作用的临床表现
  • 皮肤干燥、颜面潮红

    瞳孔较大

    肺啰音消失

    心率增快


  • [多选题]可引起哮喘的药物有
  • 阿司匹林

    普萘洛尔

    青霉素

    磺胺类药物

    普罗帕酮

  • 解析:至今已发现可能诱发哮喘发作的药物有数百种之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大类:(一)解热镇痛药,(二)抗菌药(三)β-受体阻断剂(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五)含碘造影剂(六)麻醉剂及肌松剂(七)蛋白与酶制剂(八)胆碱制剂:(九)降压药:利血平,甲基多巴,胍乙定。(十)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洋地黄,乙胺碘呋酮。(十一)拟交感神经药物:异丙基肾上腺素(喘息定),肾上腺素,麻黄素,多与用药剂量大有关。 (十二)驱虫药:驱回灵,吡喹酮,戊烷脒,海群生。故选ABCDE

  • [多选题]下列关于糖皮质激素叙述正确的是
  • 糖皮质激素替代疗法可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患者

    感染中毒性休克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原则是早期、大剂量、短期

    过敏性休克临床常是糖皮质激素与肾上腺素合用

    糖尿病患者要慎用糖皮质激素

  • 解析:糖皮质激素替代疗法用于治疗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素皮质功能不全症。对严重感染性休克,必须和有效而足量的抗菌药物合用,要大剂量、早用药、短时间内突击使用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休克,与首选药肾上腺素合用。糖皮质激素能促进糖原异生和糖原合成,抑制糖的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而使血糖来路增加,去路减少,升高血糖。

  • [多选题]分布于上肢前部的经脉有( )
  • 肺经

    大肠经


  • [多选题]关于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原则,叙述正确的是
  • 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留取胆汁标本,并送培养,进行药敏试验,作为调整用药的依据

    控制胆道感染应尽量选择胆道组织和胆汁有较高浓度的抗菌药物

    必须保持病灶部位引流通畅

    初始治疗时须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后可改为口服或肌内注射

  • 解析: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原则: (1)非手术疗法 急性胆囊炎确诊后一般先采用非手术治疗,既能控制炎症,也可作为术前准备。包括卧床休息、禁食、输液、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解痉止痛,使用广谱抗生素、维生素K ,以及全身支持疗法等。非手术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全身和局部变化,以便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大多数患者经上述治疗后,病情能够控制,待以后择期行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的选择: 急诊手术适用于: ①采用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无缓解,或病情反而加重者; ②有胆囊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并发症者; ③发病在48~72小时以内者; ④其他患者,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反应差,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好时应考虑有胆囊坏疽或穿孔的可能,如无手术禁忌证应早期手术。 2)手术方法有三种: ①胆囊切除术:一般发病在3天内,病变胆囊黏膜水肿不严重时,应作胆囊切除术。 ②胆囊造瘘:对发病时间较长,胆囊炎症状严重,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术中渗血多,组织明显水肿,解剖关系不清或患者全身情况较差时,则暂作胆囊造瘘,取出结石,置伞状导管外引流,待炎症控制,全身情况好转后再做择期手术,切除胆囊。 ③胆总管探查、T 管引流:在作胆囊切除术时,如有以下情况应作胆总管切开探查并放置T 管引流,以免术后残留胆道结石而再次手术,胆总管切开探查的指征是:a. 术前有梗阻性黄疸病史;b. 术中扪到胆总管有结石、肿瘤或蛔虫;c. 术中胆管造影提示有胆管结石;d. 术中发现胆总管扩张,直径在1.5cm 以上。管壁炎变、增厚;e. 术中胆管穿刺抽出脓性胆汁、血性胆汁或胆汁内有泥砂样胆色素颗粒等。故选择ACDE。

  • [多选题]下列病理状态不属于"相侮"的是( )
  • 肝火犯肺

    肝气犯胃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z4e57l.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传染病(正高) 放射卫生(正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0)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理化检验技术(师)(代码:211) 辽宁初级中药士 住院医师规培(妇产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全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