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发病年龄多在1.5~4.0岁 屈光度多为+2D~+8D 发病初期多为间歇性内斜视,逐渐发展为恒定性内斜视 多合并弱视 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检影,屈光度应全部矫正

ABCDE

题目:关于调节性内斜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葡萄膜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是 ( )
  • 感染因素

    自身免疫与免疫遗传因素

    氧化损伤机制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作用

  • 解析:葡萄膜炎病因繁多,发病机制复杂,感染、自身免疫以及各种理化和机械损伤因素等均可引起。1.感染因素感染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外伤和手术)感染两大类。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可通过直接侵犯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或玻璃体等引起炎症,也可通过诱发抗原抗体及补体复合物反应而引起葡萄膜炎,还可通过病原体与人体或眼组织的交叉反应而引起免疫反应和炎症。2.自身免疫因素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可导致机体对自身抗原(具有致葡萄膜炎活性的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从而引起葡萄膜炎。正常眼组织中的抗原,如视网膜S抗原、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黑素相关抗原等,在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时,被免疫系统识别,并引起免疫反应,通过Th17细胞(白介素-23/白介素-17)和(或)Th1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而引起葡萄膜炎,调节性T细胞功能紊乱或数量降低,不能有效地抑制免疫反应,也是重要机制之一。3.创伤及理化损伤创伤和理化损伤主要通过激活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而引起葡萄膜炎花生四烯酸在环氧酶作用下形成前列腺素和血栓烷A2,在脂氧酶作用下形成白三烯等炎症介质,这些介质可引起葡萄膜炎。组织的损伤或组织损伤所致的炎症又可导致葡萄膜视网膜组织结构的破坏,造成抗原暴露从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性炎症。4.免疫遗传机制已发现多种类型的葡萄膜炎与特定的HLA抗原相关,如强直性脊柱炎伴发的葡萄膜炎与HLA-B27抗原密切相关。

  • [多选题]下列有关先天性白内障的叙述正确的有
  • 母亲怀孕头3个月宫内病毒性感染可引起胎儿的晶状体混浊

    母亲怀孕头3个月暴露于X线可致

    母亲怀孕期患有代谢性疾病可致

    约1/3患者与遗传有关,常见的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母亲怀孕头3个月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致


  • [单选题]+4.00DS/+1.25DC×40°是属于何种散光( )
  • 复性远视散光


  • [多选题]Stargardt病典型的特征不包括( )
  • 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闪光ERG多b波下降,a波正常

  • 解析:Stargardt病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闪光ERG多正常。

  • [单选题]"热因热用"属于( )
  • 反治法


  • [单选题]下面对前葡萄膜炎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鉴别,叙述不正确的是( )。
  • 两者都有房水细胞

  • 解析:本题主要考点在前葡萄膜炎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鉴别诊断,两者都可以有房水闪辉、睫状充血;在前葡萄膜炎合并青光眼时,都会出现眼压升高、角膜混浊,但在前葡萄膜炎中,有房水细胞,可以有KP,瞳孔受炎症刺激往往是缩小的,成针尖大小,或出现不规则的粘连,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没有房水细胞,瞳孔往往扩大,虹膜有节段性的萎缩。

  • [单选题]按Scheie房角分级法,眼球处于静态观察时,仅能见到巩膜突与小梁网,其房角为( )
  • 窄Ⅱ

  • 解析:静态观察时可看见房角全部结构者为宽角,可见部分睫状体带者为窄Ⅰ,仅能见到巩膜突与小梁网为窄Ⅱ,仅能见到前部小梁网为窄Ⅲ,仅见或不见Schwalbe线者为窄Ⅳ。

  • [单选题]患者APTT延长,提示下列哪一组凝血因子缺陷
  • FⅧ、FⅨ、FⅪ


  • [单选题]患者男,55岁,诉双眼眼干伴异物感3年,使用人工泪液滴眼后症状可缓解,临床拟诊断为干眼,为进一步按泪液缺乏成分进行临床分类,对该患者可进行的检查项目是( )。
  • Schirmer test、脂质干涉成像、泪液蕨类结晶

  • 解析:干眼症根据泪液缺乏成分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黏蛋白缺乏性干眼症、脂质缺乏性干眼症以及泪液动力学(分布)异常性干眼症。在目前的检查方法中,脂质干涉成像是分析脂质层的技术,Schirmertest评价的是水样泪液的分泌量,泪液蕨类结晶则是体现黏蛋白含量的敏感指标,因此答案选C。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z4n9d.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神经外科(正高) 眼科学(副高) 老年医学(副高) 内科护理(副高) 超声医学技术(副高) 儿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2)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精神科) 公卫执业医师 医学检验(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