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血清淀粉酶测定

C

题目:男性,34岁。饭后1小时突然上腹部持续性刀割样痛,阵发性加剧,查体有明显腹膜刺激征,以上腹部为著,下腹部有少量皮下淤斑。

解析: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于起病后2-12小时升高,为诊断的重要标志物,血清脂肪酶于起病后24-72小时升高,时间晚,胃镜、腹部透视、心电图对诊断意义不大。故本题答案为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女性,63岁。帕金森病患者,行走时小步急速趋行,身体前倾,有难以止步之势,该患者的步态称为
  • 慌张步态

  • 解析:帕金森综合征走路步距小,初行缓慢,越走越快,呈慌张步态。

  • [单选题]下列是洋地黄中毒的表现,除了
  • 心电图ST段呈鱼勾样压低


  • [单选题]不规则热
  • 常见于流行性感冒

  • 解析:不规则热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流感等,故本题答案为C

  • [单选题]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储存于
  • 肝脾骨髓的单核巨噬细胞


  • [单选题]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致病菌是(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解析: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故正确答案为A

  • [单选题]Crohn病的病变大多位于
  • 末段回肠

  • 解析:克罗恩病病变多见于末段回肠和邻近结肠,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位于直肠、乙状结肠,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

  • [单选题]男性,35岁。上腹部反复发作性疼痛5年,近来疼痛缓解的规律消失,出现持续的剧烈上腹痛及后背痛,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 穿透性溃疡

  • 解析:溃疡病灶向深部发展穿透浆膜层则并发穿孔。溃疡穿孔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以第一种常见。十二指肠或胃后壁的溃疡深至浆膜层时已与邻近的组织或器官发生粘连,穿孔时胃肠内容物不流入腹腔,称为慢性穿孔,又称为穿透性溃疡。这种穿透性溃疡改变了腹痛规律,变得顽固而持续,疼痛通常放射至背部。患者长期上腹部反复不适,疼痛有规律,考虑消化道溃疡,近来规律消失,上腹痛及后背痛剧烈,所以考虑穿透性溃疡。

  • [单选题]下列药物能杀灭巨噬细胞内结核菌的是
  • 吡嗪酰胺

  • 解析:吡嗪酰胺具有独特的杀、灭菌作用,主要是杀灭巨噬细胞内酸性环境中的B菌群。

  • [单选题]心脏触诊关于震颤的描述,哪项错误
  • 听到杂音一定能触到震颤

  • 解析:震颤是触诊时手掌尺侧或手指指腹感受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故A正确。瓣膜关闭不全时较少有震颤,故B正确。临床上凡触及震颤均可认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故C正确。通常触诊对低频振动敏感,而听诊对高频振动敏感,对于某些低频调的舒张期杂音,可能该杂音不响亮或几乎听不到,听诊不够敏感,但触诊仍可感受到震颤,故D正确。故正确答案为E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z4rk37.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妇产科护理(正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正高) 消化内科学(副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心电学技术(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 辽宁初级药士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