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α-儿茶素

B

题目:大黄的止血化学成分是

解析:大黄具有类似输液治疗的血液稀释作用,通过药物的渗透压作用,调动机体的自身体液向血管内转移。从而达到解除微循环障碍,恢复组织和细胞正常代谢及正常血流供给的目的。而大黄的止血有效成分则主要是d-儿茶素和没食子酸,有学者经过实验证明,此两种单体能增加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有利于血栓形成,而且可降低抗凝血酶三的活性,这些均有利于促进血液凝固。故此题应选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关于半夏对胃肠道的作用,错误的是
  • 增加胃黏膜PGE含量

  • 解析:消化系统作用:1、镇吐、催吐:制半夏能激活迷走神经传出活动而具有镇吐作用,生半夏则能“戟人喉”“令人吐”。半夏能延长硫酸铜致犬呕吐的潜伏期或不发生呕吐,能拮抗皮下注射盐酸去水吗啡犬的呕吐,此作用不受川乌的影响。2、 抗溃疡作用:半夏水煎醇沉液能减少胃液分泌,降低胃液游离酸度和总酸度,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具有抗大鼠幽门结扎性溃疡、消炎痛性溃疡及应激性溃疡的作用。3、对肝胆的影响:半夏能促进家兔胆汁分泌,能使小鼠血中皮质酮上升,增强皮质酮对肝脏内络氨酸转氨酶的诱导作用,升高肝脏内络氨酸转氨酶的活性。故此题应选E。

  •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有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功效的是
  • 金樱子

  • 解析:金樱子具有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

  • [单选题]能杀虫、行气的药物组是
  • 槟榔、川楝子

  • 解析:川楝子苦,寒。有小毒。归肝、胃、小肠、膀胱经。行气止痛,疏肝泄热,杀虫疗癣。1.行气止痛,疏肝泄热 用于肝郁化火,胁肋胀痛之证。每与延胡索同用,如金铃子散。症见寒疝腹痛者,可以本品炒用,并配小茴香、吴茱萸、木香等,以散寒行气止痛,如导气汤。2.杀虫疗癣 用于虫积腹痛。尤其适用于蛔虫引起之腹痛,常与槟榔、使君子等同用。此外,以本品焙黄研末,制为软膏涂敷,可用治头癣。

  • [单选题]下列药物服法不正确的是
  • 槟榔研粉吞服

  • 解析:槟榔用法用量为 内服:煎汤,3~10g;单用驱杀绦虫、姜片虫,须用30~6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焦槟榔长于消积。不可研磨吞服。

  • [单选题]心悸怔忡,形寒肢冷,气短胸痛者,证属
  • 心阳虚证

  • 解析:心阳虚与心气虚的共有症状是:心悸,气短,自汗,活动或劳累后加重。心阳虚证的临床表现,除上述共有症状外,兼见形寒肢冷,心胸憋闷,面色苍白,舌淡或紫暗脉细弱或结代。如出现心阳虚脱,除有心阳虚的症状外,兼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故此题应选A。

  • [单选题]南瓜子用治绦虫病时,为增强疗效,可配伍下列药物中的
  • 槟榔

  • 解析:南瓜子为葫芦科一年生蔓生藤本植物南瓜的种子。有杀虫之功,且甘平不伤正气,主要用于驱杀绦虫。用治绦虫病,每与槟榔同用,可增强疗效。

  • [单选题]驱绦虫,宜冷开水调服的药是
  • 南瓜子

  • 解析:驱绦虫用法用量:槟榔 内服:煎汤,3~10g;单用驱杀绦虫、姜片虫,须用30~6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苦楝皮 内服:煎汤,3~6g,鲜品15~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汤洗。榧子 内服:煎汤,10~15g,连壳生用,打碎入煎;嚼服,每次15g,炒熟去壳南瓜子 内服:生用连壳或去壳后研细粉,60~120g,冷开水调服;也可去壳取仁嚼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治血吸虫病,须生用大量久服。使君子 内服:煎汤,9~12g,去壳取仁,捣碎。小儿每岁每天1~1.5粒,每日总量不超过20粒。或入丸散,或炒香嚼服。空腹服,连用2~3天

  • [单选题]治湿温病湿浊蒙蔽清窍所致窍闭神昏首选的药组是
  • 郁金,石菖蒲

  • 解析:石菖蒲辛散苦泄,芳香温通,归心、胃经。既善化痰湿、开窍闭,治痰湿蒙闭心窍诸证;又能宁心神、和胃气,治心气亏虚之心悸失眠、健忘恍惚,以及湿浊中阻与噤口痢等。郁金解郁开窍,清心热,治痰浊蒙蔽心窍、热陷心包之神昏者,可配石菖蒲、栀子,如菖蒲郁金汤。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z4z6ld.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麻醉学(正高) 疾病控制(正高) 麻醉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副高) 辽宁初级中药师 住院医师规培(精神科) 中西医结合执业 药学(中级) 放射医学(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