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风湿痹痛 骨蒸潮热 湿热黄疸

ADE

题目:秦艽的主治证是( )

解析:秦艽药性:辛、苦,平。归胃、肝、胆经。功效: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应用于:1.风湿痹证,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本品辛散苦泄,质偏润而不燥,为"风药中之润剂"。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无问寒热新久,均可配伍应用。因其性偏凉,兼有清热作用,故对热痹尤为适宜,多配防己、络石藤、忍冬藤等;若配天麻、羌活、川芎等,可治风寒湿痹,如秦艽天麻汤(《医学心悟》)。2.中风半身不遂:本品既能祛风邪,舒筋络,又善"活血荣筋",可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口眼㖞斜,四肢拘急,舌强不语等,单用或配伍均可。若与升麻、葛根、防风等配伍,可治中风口眼㖞斜,言语不利,恶风恶寒者,如秦艽升麻汤(《卫生宝鉴》);与当归、熟地、白芍等同用,可治血虚中风者,如秦艽汤(《不知医必要》)。3.湿热黄疸:本品苦以降泄,能清肝胆湿热而退黄。《海上集验方》即单用为末服;亦可与茵陈蒿、栀子、大黄等配伍,如山茵陈丸(《圣济总录》)。4.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本品能退虚热,除骨蒸,为治虚热要药。治骨蒸日晡潮热,常与青蒿、地骨皮、知母等同用,如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若与人参、鳖甲、柴胡等配伍,可治肺痿骨蒸劳嗽,如秦艽扶赢汤(《杨氏家藏方》);治小儿疳积发热,多与薄荷、炙甘草相伍,如秦艽散(《小儿药证直诀》)。故本题应选AD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最难水解的是
  • 芦荟苷

  • 解析:大多数的苷具有一定的水溶性(亲水性),其亲水性随糖基的增多而增大;碳苷无论在水中,还是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均较小。碳苷以黄酮碳苷最为常见,常与O-苷共存,如牡荆素。芦荟苷是最早发现的结晶性蒽酮碳苷。特点:碳苷类具有溶解度小,难于水解的共同特点。故本题应选B。

  • [单选题]凉膈散组成中包含的药物是
  • 大黄、栀子、黄芩


  • [多选题]下列哪些中药材断面可见同心环
  • 牛膝

    川牛膝

    商陆

  • 解析:同心环:某些药材横断面上的异形维管,排列成数层同心性圆形的环圈纹,如牛膝、川牛膝、商陆等药材。

  • [单选题]麦门冬汤中不包含的药物是
  • 地黄


  • [单选题]治疗外感温燥证,下列处方中宜选用的方剂是( )。
  • 桑杏汤

  • 解析:桑杏汤《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一钱 杏仁一钱五分 沙参二钱 象贝 香豉 栀皮 梨皮各一钱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主治】外感温燥证。头痛,身热不甚,微恶风寒,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者。

  • [单选题]米炒党参的作用是
  • 增强和胃健脾止泻


  • [单选题]有关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功能主治与适应证书写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在我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和使用的药品,该项用【功能主治】表述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z5v27.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口腔颌面外科学(正高) 儿科护理(正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正高) 麻醉学(副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代码:350) 广东药学专业初级 口腔助理医师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