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见于外感疾病的初期阶段

B

题目:下列各项,不属于里证辨证要点的是( )

解析:里证多见于外感疾病的中、后期或内伤病,具有病位较深、病情较重、病程较长基本特征。临床表现:凡不属于表证和半表半里的证侯,均属于里证范畴。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的是
  • 正气旺盛,邪气难以入侵

  • 解析:“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出自《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一般是指人 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能力。邪,即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 [单选题]静脉注射起效最快的药物是
  • 硫喷妥钠

  • 解析:硫喷妥钠易溶于水,溶于乙醇。性质不稳定。水溶液放置时水解。干粉密封于安瓿中,临用前配制溶液。为超短时作用的巴比妥类药物。静注后很快产生麻醉,故称静脉麻醉药。其主要优点是作用快、诱导期短、无兴奋现象、呼吸道并发症少。

  • [单选题]根据子母补泻法,治疗胆经实证应首选( )
  • 阳辅

  • 解析:“实则泻其子”,胆经属于“木”, “木”生“火”,“火”为“木”之子,胆经实证,则应泻“火”,所以应选用胆经上属火的穴位阳辅。故选择C。

  • [单选题]患者,男,33岁。初起恶寒发热,咽痛,眼睑浮肿,小便不利,经治后,表虽解,但肿势未退,身重困倦,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最佳选方是
  • 五皮饮合胃苓汤

  • 解析:水湿浸渍证的主症为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治宜健脾化湿,通阳利水。方用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 [单选题]治疗血虚病证时常配用益气药,其理论依据是
  • 气能生血

  • 解析: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组成及其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和气的气化功能。营气和津液,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来自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

  • [单选题]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应取得的合法证件是( )
  • 《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 解析: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应取得的合法证件是《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z73el.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耳鼻咽喉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中医肛肠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广东省药学专业初级 住院医师规培(儿科) 中医临床三基(药师) CT医师 CT技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