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水肿分型证治中,选方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脾阳虚衰:肾气丸

  • 解析:水肿之脾阳虚衰证。   证候主症: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代表方:实脾饮加减。

  • [单选题]治疗慢惊风脾虚肝亢证,应首选
  • 正确答案 :C
  • 缓肝理脾汤

  • 解析:慢惊风脾虚肝亢证,治则:温运脾阳,扶土抑木。主方:缓肝理脾汤加减。

  • [单选题]新生儿期是指
  • 正确答案 :A
  • 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

  • 解析:新生儿期是指胎儿从母体娩出并自脐带结扎起,到出生后满28天的这一段时间。

  • [单选题]我国传染病的防治方针是
  • 正确答案 :E
  • 预防为主

  • 解析:我国传染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即在新生儿出生时接种疫苗以及定期接种疫苗等。

  • [单选题]眉间至后发际正中的骨度分寸是( )
  • 正确答案 :D
  • 15寸


  • [单选题]患儿,2岁。发热4天,持续不退,起伏如潮,每潮一次,疹随外出,依序而现,疹点细小,由疏转密,触之碍手,疹色先红后黯红,烦渴嗜睡,咳嗽增多,舌质红,苔薄黄,脉洪数。治疗应首先考虑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C
  • 清解透表汤

  • 解析:麻疹时邪与风邪相合,侵袭肺卫,郁阻于脾而外泄于肌肤而见麻疹。邪毒由表入里,肺失宣肃而见咳嗽增多。正邪相争而见发热,舌脉均为邪入肺胃证的表现,辨证为邪入肺胃,治以清凉解毒,透疹达邪,方用清解透表汤。

  • [单选题]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或痰湿壅肺,肺失宣肃,导致的音哑或失音,称为
  • 正确答案 :C
  • 金实不鸣

  • 解析:金实不鸣是指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或痰湿壅肺,肺失宣肃,导致的音哑或失音;金破不鸣多因各种的临床意义是导致的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所致。

  • [单选题]属于反治的是( )
  • 正确答案 :A
  • 热因热用


  • [单选题]患者,男,57岁。汗出恶风,微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舌苔薄白,脉细弱。治疗应首选
  • 正确答案 :C
  • 玉屏风散

  • 解析:患者肺气亏虚,肌表疏松,表卫不固而汗出恶风,且易于感冒;动则耗气,气不摄汗,故汗出益甚;气虚则体倦乏力,面色少华。结合舌脉分析,本病属于肺卫不固之汗证,故采用益气固表的玉屏风散,答案为C。

  • [单选题]经行吐衄肺肾阴虚证的治法是( )
  • 正确答案 :B
  • 滋阴养肺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典型乙脑的临床分期是
  • 正确答案 :C
  • 并发症期

  • 解析: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分期:1.初期病程的第1~3日。起病急骤,体温迅速升高,三日内可达39℃~40℃或更高,且稽留不退,伴头痛、恶心、呕吐、倦怠及嗜睡,但神志清楚。2.极期病程的4日~10日。此期可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呼吸衰竭、颅内高压及脑膜刺激征、其他神经系统表现等症状,极期一般持续4~7日,多于病程第7~10日左右体温开始下降,病情迅速改善而进入恢复期。3.恢复期病程的8~12日。体温于2~5日内降至正常,精神及神经症状日渐好转,一般于两周左右完全恢复。重者于6个月内恢复。4.后遗症期发病半年后部分患者仍有意识障碍、失语、强直性瘫痪、扭转痉挛、精神失常者称为后遗症。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zev7gm.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肿瘤内科(正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传染病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副高)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超声医学科 生殖健康咨询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