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2000IU
E
题目:患儿女,1岁,多汗,睡眠不安。查体:可见枕秃、方颅和肋缘外翻。X线检查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带增宽,骨密度减低。
解析:维生素D治疗:⑴轻度(初期):每日口服维生素D制剂1000~2000IU或一次性口服VitD10万~20万IU。⑵中度(激前期):每日口服VitD2000~5000IU或一次性口服20万~30万IU。⑶重度(激期)每日口服VitD5000~5000IU或一次性口30万~40万IU。该患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故治疗量为每日口服维生素D2000-5000lU。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女,37岁,妊娠30周,休息时有胸闷、气急等症状。查体,脉搏120次/分,心界向左侧扩大,心尖区有Ⅱ级收缩期杂音,性质粗糙,肺底有湿啰音。该病对妊娠和分娩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产后2~3天心脏负担最快减轻
解析:妊娠32~34周、分娩期及产后的最初3天内,是患有心脏病的孕妇最危险的时期。
[单选题]1岁患儿,因婴儿腹泻脱水入院。经补液后,脱水状况基本纠正,但患儿精神萎靡、四肢无力、心音低钝、腹胀、腱反射减弱。应考虑为
低钾血症
解析:精神萎靡、四肢无力、心音低钝、腹胀、腱反射减弱为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因此本题选D。解题关键:低钾血症临床表现:①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②心血管:缺钾时心肌收缩无力、心脏扩大;③肾脏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对抗利尿激素反应低下、浓缩功能减低。
[单选题]患者男,因病毒感染导致发热,患者主诉发冷、疲乏无力,T 38.5℃。此时的特点为
产热大于散热
解析:在发热过程中,由于产热和散热这对矛盾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一般发热分四个阶段。前驱期无症状,体温上升期特点是产热多而散热少,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鸡皮疙瘩等。高温持续期特点是散热过程开始增强,体温调节中枢不断加强调节作用。表现为皮肤潮红,呼吸加快加强,出汗等。体温下降期特点是散热过程占优势,体温恢复正常。根据患者的症状此时是产热大于散热,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故选B。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zg2gwd.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