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
C
题目:患者男,38岁,间断餐后上腹饱胀感5年余,伴嗳气,无反酸、胃灼热,无腹痛,无黑便,因进食后不适,进食量明显减少,5年来体重下降1.5kg。既往体健。查体: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
解析:2.罗马Ⅲ的功能性疾病(FD)诊断标准:患者有以下一条以上:①餐后饱胀不适;②早饱;③上腹痛;④上腹烧灼感,经过内镜及其他检查并没有发现有可以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有症状。分为2个亚型:①餐后不适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早饱及餐后饱胀感;②上腹疼痛综合征:主要为位于上腹部的疼痛或烧灼感。FD为排他性诊断。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减少肠道氨的生成或吸收的药物有
乳梨糖
新霉素
乳果糖
解析:减少肠道氨的生成和吸收:①乳果糖:口服到达结肠后被乳酸杆菌、粪肠球菌等分解成为乳酸、乙酸,从而能够降低肠腔内pH值,减少氨的生成和吸收,并能促进血液中的氨渗入肠道而有利于氨的排出;②乳梨醇:经结肠细菌分解成为乙酸、丙酸,也可用于酸化肠道;③口服抗生素:可抑制肠道产尿素酶的细菌,从而减少氨的生成。常用抗生素有新霉素、甲硝唑等;
[单选题]肝在五行属木,与其相表里的是( )
胆
[多选题]黄疸伴脾大可见于 ( )
病毒性肝炎
溶血性贫血
疟疾
淋巴瘤
解析:黄疸伴脾大可见于病毒性肝炎、溶血性贫血、疟疾、淋巴瘤。故选:ABCE。
[多选题]表明胰血管活性肠肽瘤(VIPoma)为恶性的是
出现局部和血管的侵袭
肝多发性占位
解析:位于胰腺的血管活性肠肽瘤中,80%系单发肿瘤,20%为多中心性肿瘤。75%分布在胰体、尾部,25%分布在胰头。有50%的胰源性VIPoma为恶性肿瘤,其中半数病人在作出诊断时已转移至肝脏或周围淋巴结中,也有的可转移至肺、胃或纵隔。大多数神经源性VIPoma为良性,恶性者仅占10%。胰岛细胞增生也是VIPoma综合征的原因之一,此时并无肿瘤存在。故BC正确。
[多选题]有关丙氨酸转氨酶的正确说法有 ( )
是诊断肝炎的重要指标
急性肝炎黄疸出现前即升高
升高有助于肝炎的诊断
解析:1.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其细胞内浓度高于血清中1000-3000倍。肝细胞或某些组织损伤或坏死,都会使血液中的丙氨酸转氨酶升高。1%的肝细胞损伤可以使血液中的丙氨酸转氨酶浓度升高一倍。因此,丙氨酸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最灵敏的指标,在肝功能检查中最为常用。2.各种病毒性肝炎、酒精肝、脂肪肝、药物性肝炎等肝脏疾病是导致丙氨酸转氨酶偏高的最主要原因。3.丙氨酸转氨酶高并不都是肝炎。丙氨酸转氨酶高表示肝脏可能受到了损害,除了肝炎,其他很多疾病都能引起丙氨酸转氨酶增高。故D错误说法。C升高与黄疸不一致。错误。
[多选题]下列腹水检查,哪些符合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
草黄色,比重1.020
Rivalta试验阳性
腹水未找到癌细胞
解析:腹水检查 腹水为草黄色渗出液,静置后自然凝固,少数呈血性。偶见乳糜性,比重一般超过1.016 ,蛋白含量在30g/L,白细胞计数超出5×108/L(500/ul),以淋巴细胞为主。但有时因低蛋白血症,腹水性质可接近漏出液,必须结合全面进行分析。近年主张对感染性腹水的判断应增加实验诊断指标,腹水葡萄糖<3.4mmol/L,pH<7.35时,指示细菌感染,特别是腹水腺苷脱氨酶活性增高时,提示结核性腹膜炎。本病腹水的一般细菌培养阴性,浓缩找到结核杆菌的阳性机会很少,结核菌培养的阳性率也低,但腹水动物接种阳性率可达50%以上。ABD正确。
[单选题]内伤咳嗽的主要病理因素为( )
痰与火
[多选题]胃的恶性溃疡有哪些内镜特点 ( )
边缘呈结节状隆起
火山口状,底部凹凸不平
周围皱襞中断
底部有污秽苔
解析:内镜下恶性溃疡形状不规则,底凹凸不平,苔污秽,边缘呈结节状隆起。故BCDE正确。
[多选题]下列属于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的是
慢性咳嗽
胸骨后痛
反酸、烧心
反胃、嗳气
哮喘
解析: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分为食管症状和食管外症状两大类。胃灼热感和反流是胃食管反流病典型的食管症状;不典型症状为胸骨后痛、消化不良、上腹痛、早饱、腹胀、嗳气、恶心、吞咽困难等伴或不伴有典型反流症状。食管外症: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伴有慢性咳嗽、慢性喉炎及哮喘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zgr09l.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