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肝占位穿刺活检查找阿米巴滋养体及细菌培养
D
题目:患者男,52岁,因“下腹不适1月余,畏寒、发热伴右上腹进行性胀痛2周”于2012-8-17入院。患者近1月来出现下腹部轻度不适,无明显腹泻及里急后重。近2周来感畏寒、不规则发热,体温最高达38.9℃;右上腹进行性胀痛1周,并向右肩胛区放射;全身不适,食欲减退,感恶心,无呕吐,无咳嗽、咳痰。小便基本正常。有糖尿病史并服用二甲双胍及格列本脲5年,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5年,平素病情稳定。无酒精性肝病及消化性溃疡等病史。出生和生长于广州,某电子厂员工。入院体检:T38℃,BP135/78mmHg,P92次/分,R20次/分。神志清楚,精神委靡,急性病容。全身皮肤及黏膜无明显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胸部无明显压痛及叩击痛。腹平软,右上腹轻度压痛,无明显反跳痛;Mur-phy征阳性;肝肋下1cm,质地中等,有触痛;脾脏肋下未触及;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区有明显叩击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反射阴性。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可提示:Wilson病的是
血清铜蓝蛋白水平降低
肝组织铜含量升高
Kayser-Fleischer环阳性
解析:Wilson病又称肝豆状核变性,此为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先天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肝损害、锥体外系症状与角膜色素环等为主要表现。98%的患者可见K-F角膜环(Kayser-Fleischercorneal ring) , K-F环位于角膜与巩膜交界处,在角膜内表面呈绿褐色或金褐色,宽约1.3mm。绝大多数见于双眼,个别见于单眼,E正确。2.血清铜蓝蛋白测定:WD患者血清CP<0.2g/L(正常值0.26~0.36g/L),甚至为零。A正确3. 血清铜测定:正常人为14.7~20.5mmol/L,90%的WD患者血清铜降低。4. 尿铜测定:多数WD患者24小时尿铜量显著增加,服排铜药后尿铜进一步增高。D错误。5.肝病患者肝铜含量虽可增高。B正确。6铜离子在近端肾小管及肾小球沉积,造成肾小管重吸收障碍,出现肾性糖尿、多种氨基酸尿、磷酸盐尿、尿酸尿、高钙尿及蛋白尿等。C尿酸不高。错误。
[多选题]蛔虫病常见并发症包括
肠梗阻
胆绞痛
顽固性荨麻疹
[单选题]根据取象比类,肝属五行中的( )
木
[多选题]与消化性溃疡症状加重有关的是
精神情绪变化
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
饮食不调
季节气候变化
解析:1.情绪:持续强烈的精神紧张和忧虑、沮丧等情绪,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缺乏应有的调节与休息,对胃溃疡的发病和病情加重有一定影响。2.药物:一些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糖皮质激素已被列为致溃疡的物质。其中阿斯匹林是最主要的致溃疡药物,许多解热镇痛药及治疗感冒的药物中均含有阿斯匹林,长期大量服用,可以引起胃溃疡。3.饮食:食物对胃粘膜可产生物理的或化学性的损害。据文献报道,在日本有一种泡菜能引起严重的胃窦炎,可能是胃溃疡的一个致病因素。酒精在本病病因上有无作用至今尚无定论,但多数人认为酒癖者易患本病。此外,营养不良、暴饮、暴食都可诱发胃溃疡病。4.地理环境和气候季节的变化:本病的发病率具有显著的地理环境差异,如在美、英等国,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比胃溃疡多见,而在日本则相反,胃溃疡的发生率比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生率高。气候季节的变化也与胃溃疡的发病明显相关,它好发于秋末春初。5.遗传:在胃溃疡中,尤其是男性的亲属中,其发病率高于一般人,有时可见到一些家族中的几代人都有消化性溃疡,分居两地的双生子同患本病的事例也偶有发现,揭示本病可能与遗传有关。6.吸烟:吸烟作为胃溃疡形成的一个条件和使已有的溃疡加重,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单选题]阳虚到一定程度时,因阳气不足,无力化生阴液,进一步出现阴液亏虚的现象,称为( )
阳损及阴
[单选题]"五更泄"的病机多为( )
肾阳不足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zgr0dl.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