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胰腺假性囊肿

C

题目:男性,42岁。4周前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住院治疗后病情缓解出院。1周前开始自觉上腹胀痛,进食后加重,恶心,未吐,无发热。查体:左上腹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3cm×5cm,无明显压痛。血常规及淀粉酶正常。

解析:在急性胰腺炎出现持续上腹痛,恶心呕吐,体重下降和发热等,腹部扪及囊性肿块时,应首先考虑假性胰腺囊肿形成的可能。故C诊断正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溃疡性结肠炎消化系统的主要表现为
  • 腹泻、黏膜脓血便、腹痛


  • [单选题]基因治疗指( )
  • 输入导入了相应外源基因的细胞


  • [单选题]在腹部外形视诊时,下列哪一种描述不属于正常范围
  • 中年人常腹部膨隆


  • [单选题]下列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 胃体大弯侧4.0mm广基息肉使用热活检钳摘除


  • [单选题]诊断原发性肝癌特异性最强的肿瘤标志物是
  • 甲胎蛋白


  • [多选题]患者男,46岁。肝酶进行性升高,自感乏力、易疲劳1个月,其努力保持精神状态良好,但越来越困难。既往否认特殊药物史,长期饮酒史8年,每天啤酒3~5杯。病毒性肝炎相关检测阴性。在酒精导致肝细胞脂肪沉积的过程中,有下列哪些项目参与( )
  • 乙酸合成增加

    外周脂肪分解增加

    甘油三酯形成增加

    腺嘌呤二核苷酸减少

  • 解析:1. 酒精对肝脏有直接损害作用,其损伤机理是酒精在肝细胞内代谢而引起。进入肝细胞的酒精,在乙醇脱氢酶和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的作用下转变为乙醛,再转变为乙酸,还原性辅酶Ⅰ(NADH)与反应性辅酶Ⅰ(NAD)比值的升高可抑制线粒体三羧酸循环,使肝内脂肪酸代谢发生障碍,氧化减弱,使中性脂肪堆积于肝细胞中。A正确。2.大剂量乙醇刺激肾上腺及垂体肾上腺轴,从而增加脂肪组织分解率,C正确。源于此的脂肪酸又被肝脏摄取,使肝内甘油三酯合成率增加并堆积,D正确。3大量饮酒使体内氧化磷酸化和脂肪酸β氧化受损,使血液和肝细胞内游离脂肪酸及腺嘌呤减少。E正确。

  • [单选题]酒精性肝病的药物治疗错误的是
  • 保肝药物对酒精性肝病的防治比戒酒更重要


  • [单选题]发绀伴杵状指最常见于
  • 先天性心脏病


  • [单选题]一小儿玩耍时,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唇发绀,呈吸气性呼吸困难,并有"三凹征",考虑可能的原因是
  • 气管异物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zgr92w.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卫生毒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正高) 全科医学(副高) 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3)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护理学主管护师(代码:368) 口腔医学技术(师)(代码:205) 广东省药学专业初级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