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肝气郁结,瘀血停着

A

题目:赵某,女,37岁。1980年10月4日初诊。主诉:右胁疼痛反复发作近2年,加重3个月。患者发病的2年前,因工作原因与同事争吵后出现右胁胀痛,且逐渐加重,喜太息,不思饮食,经肝功能及胃肠等有关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服中、西药后症状缓解。后疼痛反复发作。3个月前出现针刺样疼痛,时轻时重。昨晚疼痛又作,特来门诊求治。饮食一般,二便正常,无发热,时有太息。检查:舌质微紫暗、苔薄白,脉沉细涩。现右胁刺痛难忍,有时引及右背,拒按,面部有淡黑色斑块沉着。

解析:根据主症表现:患者2年前因工作原因与同事争吵后肝气郁结,出现右胁胀痛,且逐渐加重,喜太息,不思饮食,疼痛反复发作。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滞血瘀。现右胁刺痛难忍,有时引及右背,拒按,面部有淡黑色斑块沉着,舌质微紫暗、苔薄白,脉沉细涩,均为瘀血阻滞表现,辨证为肝气郁结,瘀血停着。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继而痉厥神昏,舌质绛而干。脉弦而数。治宜选用
  • 羚角钩藤汤


  • [多选题]下列为阴阳偏衰治疗原则的是
  •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阴病治阳

    阴中求阳

  • 解析: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阴”。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阳”。故正确答案为ABDE。

  • [单选题]以下不是眩晕瘀血阻窍证的主要症状的是
  • 面色少华


  • [多选题]龙胆泻肝汤适用于哪种病症
  • 衄血

    不寐

    耳鸣

    头晕

    遗精

  • 解析:龙胆泻肝汤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之功效。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头晕,目赤,耳鸣,不寐,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衄血,舌红苔黄,脉弦细有力;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遗精,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故正确答案为ABCDE。

  • [单选题]阴虚而火旺之心悸,最佳方剂可选
  • 朱砂安神丸加减

  • 解析:心悸-阴虚火旺证症状——心悸易惊,心烦失眠,头晕目眩,耳鸣、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盗汗,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证机概要——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治法——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前方滋阴养血,补心安神,适用于阴虚血少,心悸不安,虚烦神疲,手足心热之证,后方清心降火,重镇安神,适用于阴血不足,虚火亢盛,惊悸怔忡,心烦神乱,失眠多梦等证。

  • [单选题]“中焦如沤”是描绘
  • 脾胃等脏腑消化饮食物的生理过程

  • 解析:《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并概括中焦的功能为“中焦如沤”。沤,是浸泡的意思。所谓“如沤”,是形容中焦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进而化生气血的作用,使营养物质通过肺脉的输布以化生营气。故正确答案为D。

  • [单选题]于某,男,56岁。无明显诱因腰部酸软而痛,腰膝无力,心烦不寐,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脉弦细数。其首选方剂是
  • 左归丸


  • [多选题]痫病平时以治本为重,宜
  • 健脾化痰

    补益肝肾

    养心安神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zgz5ll.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妇女保健(副高) 儿童保健(副高) 职业病学(副高) 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8)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健康教育主治医师(代码:365) 主管药师(代码:366)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内科) 中医学专业知识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