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2024卫生公共卫生管理高效提分每日一练(08月21日)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4-08-21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61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卫生公共卫生管理高效提分每日一练(08月21日)相关信息,更多2024卫生公共卫生管理高效提分每日一练(08月21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 )。

A. 每十万人口的粗死亡率
B.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C.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某人群所有死亡者中死于某病的比例
D. 某特殊原因引起某病的死亡率


2. [单选题]临床试验中采用双盲法是为了控制( )。

A. 选择偏倚
B. 信息偏倚
C. 混杂偏倚
D. 入院偏倚


3. [单选题]关于疾病年龄分布分析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横断面分析不能反映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
B. 出生队列是对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群在同时期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进行分析
C. 致病因子在不同时期强度不同时,出生队列分析能反映疾病与年龄的关系
D. 出生队列研究实质是多组队列研究的综合应用


4. [单选题]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
B. 诊断试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多次对相同人群进行检查,结果的恒定性
C. 并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
D. 误诊率又称为假阴性率,漏诊率又称假阳性率


5. [单选题]某校发生一起因食用自制冷饮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描述其暴发严重性的最佳指标是( )。

A. 发病人数
B. 续发人数
C. 可疑食物的食用人数
D. 罹患率


6. [单选题]混杂因素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 与混在偏倚相结合、混杂因子的独立性、外来因素的存在
B. 多病因研究中的偏倚、多种因素所致的结局、与暴露因素无关的因子
C. 不影响效果的评价、与判别因素存在联系、与暴露程度相关
D. 混杂因素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混杂因素必须与所研究的因素存在统计学联系,混杂因素不是暴露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中的一个环节


7. [单选题]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共69对。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吸烟暴露史者41对,两组均无暴露史者4对,病例组有暴露史而对照组无暴露史者21对,其余为对照组有暴露而病例组无暴露者。这项研究的OR值为( )。

A. 10.67
B. 9.67
C. 7.0
D. 1.24


8. [单选题]普查中对400例有乳腺癌的妇女和400名正常妇女进行X线诊断,结果是前者中100例阳性,后者50例阳性。该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

A. 87%、12%
B. 67%、33%
C. 25%、87.5%
D. 33%、67%


9. [单选题]粗死亡率的定义是( )。

A. 按性别计算的所有死亡者占全人群的比例
B. 一定时期内,所有患者中死于某病的频率
C. 在所有死亡者中死于某病的比例
D. 一定时期内,总死亡人数占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average population number)的比例


10. [单选题]呼吸道最狭窄处是( )。

A. 鼻后孔
B. 前庭裂
C. 喉口
D. 声门裂


11. [单选题]疫苗的预防效果的评价用下列哪种方法?( )

A. 病例对照研究
B. 队列研究
C. 现况调查
D.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12. [单选题]职业有害因素是否引发职业性损害主要取决于( )。

A. 遗传因素
B. 个体因素
C. 接触水平
D. 接触方式


13. [多选题]医师不得出具怎样的医学证明文件( )。

A. 涉及死亡的
B. 未亲自诊查的
C. 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的
D. 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


14. [单选题]流行病学中的偏倚分为( )。

A. 住院偏倚、测量偏倚、转诊偏倚
B. 住院偏倚、测量偏倚、信息偏倚
C. 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D. 测量偏倚、混杂偏倚、回忆偏倚


15.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对人的生命危险(life hazard)程度?( )

A. 发病率
B. 死亡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16. [单选题]关于某病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前者用于医院人群,后者用于社区人群
B. 某病的病死率和死亡率都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
C. 某病死亡率和病死率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D. 某病死亡率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而病死率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0onl58.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