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名,已发现的结核病患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2-10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42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E。A.20% B.25% C.30% D.50%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更多疾病控制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填空题]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名,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1960年死于结核病者60名,其中男性50名

该地区男性结核病的死亡率为

A. 20%
B. 25%
C. 30%
D. 50%
E. 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2. [单选题]发现炭疽病畜后,应在多长时间内采取措施隔离消毒

A. 2小时
B. 3小时
C. 4小时
D. 6小时
E. 8小时


3. [单选题]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混杂因素存在一定会产生混杂偏倚
B. 混杂因素主要指年龄、性别、职业这些人口学特征因素
C. 混杂偏倚引起的继发关联是典型的混杂偏倚类型,而引起的间接关联则不是混杂偏倚
D. 在分析阶段(analysis phase)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
E. 暴露因素和混杂因素的概念是绝对的,有些因素只能是暴露因素,而另一些因素一定是混杂因素


4. [单选题]在A、B两组人群中进行筛选,假定筛选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已知的,A人群患病率为10%,B人群为1%,则下列哪种结论是正确的

A. 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假阳性者所占比例低于B人群
B. 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真阳性的比例低于B人群
C. A人群中可靠性高于B人群
D. A人群中特异度低于B人群
E. A人群中灵敏度高于B人群


5. [单选题]关于病因的具体所指,错误的是

A. 包括宿主、环境和致病因素(动因)
B. 包括外围的远因以及致病机制的近因
C. 包括疾病的启动因素或病原体
D. 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
E. 包括交错病因链中的直接和间接病因


6. [单选题]伯氏疏螺旋体的主要传播媒介为

A. 蝇
B. 蜱
C. 蚊
D. 虱
E. 螨


7. [单选题]计算变异系数是因为

A. 比较两组的单位相同
B. 比较两组的单位不同或相同而均数相差较大
C. 比较两组的例数不等
D. 比较两组的均数相差较大
E. 比较两组的标准差不同


8. [单选题]碘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A. 肠道
B. 指甲
C. 毛发
D. 肾脏
E. 呼吸道


9. [单选题]统计学上随机抽样目的是

A. 消除样本偏性
B. 消除统计误差
C. 减少测量误差
D. 消除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E. 提高统计效率


10. [单选题]患者,男性,43岁。农民,广东潮阳人。患者于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轻度头痛,四肢抽搐、两眼上翻、意识不清,持续约1分钟后自行缓解,当时无发热。此后反复发作3次。曾在当地按“癫痫”治疗效果不好。体格检查:体温36.9℃,神志清。颈软,心肺听诊(-),肝脾肋下未触及,在头部及躯干可扪及多个皮下结节,椭圆形。大小为0.5~1cm,质韧,无压痛,无粘连。脑膜刺激征和病理反射(-)。颅脑MRI检查发现颅内多个直径<1cm的占位病变。本病例的诊断首先考虑的是

A. 脑出血
B. 脑囊尾蚴病
C. 结核性脑膜炎
D. 脑脓肿
E. 脑肿瘤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0zv44.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