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临床血液卫生高级职称(副高)2023加血提分每日一练(03月22日)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3-22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26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临床血液卫生高级职称(副高)2023加血提分每日一练(03月22日)相关信息,更多临床血液卫生高级职称(副高)2023加血提分每日一练(03月22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魏氏法测血沉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用109mmol/L的草酸钠溶液作抗凝剂
B. 抗凝剂与血液按1:4混匀
C. 血沉管需干燥
D. 血沉管必须垂直
E. 测定温度最好是18~25℃


2. [单选题]在细胞膜上表达GMP140是什么细胞活化的标志 ( )

A. 血小板
B. 粒细胞
C. 红细胞
D. 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
E. 淋巴细胞


3. [单选题]下列关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检测血清中有无不完全抗体
B. 冷凝集素综合征、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时阳性
C. 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发生凝集
D.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不一定发生溶血
E. 检查红细胞表面不完全抗体


4. [单选题]下列最能引起缺铁性贫血的是

A. 慢性胃炎
B. 慢性肝炎
C. 慢性溶血
D. 慢性感染
E. 慢性失血


5. [单选题]在透射电镜下,AML与ALL有关胞核的比较差别最大的是 ( )

A. 形状
B. 核仁
C. 异染色质
D. 核内小体
E. 核环


6. [单选题]有关酮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糖尿病都会出现酮体升高
B. 酮体是指草酰乙酸(oxaloacetic acid)和b-羟丁酸
C. 它们由肝脏合成
D. 正常时乙酰乙酸比b-羟丁酸浓度高
E. 尿酮与血酮的相关性很好


7. [单选题]临床中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最常采用的方法是

A. 间接凝集反应
B. 玻片凝集法
C. 试管凝集法
D. 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E. 协同凝集反应


8. [单选题]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对诊断下列何种白血病意义最大( )

A. AML-M2型
B. AML-M7型
C. AML-M5型
D.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ymphocytic leukemia)
E.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9. [单选题]易在血液制品中生长繁殖而导致医院输血感染的病原菌是

A. 铜绿假单胞菌
B. 荧光假单胞菌
C. 斯氏假单胞菌
D. 恶臭假单胞菌
E. 大肠埃希菌


10. [单选题]关于MD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B. 多数病人最终可转化为急性白血病
C. 可见病态造血
D. 按FAB分型标准,骨髓中原始细胞22%,且能找到Auer小体,属MDS-RAEB型
E. WHO1997年修订MDS分型方案,建议取消RAEB-T类型,


11. [单选题]B细胞功能检测中,既可以检测抗体分泌细胞,又可以检测抗体分泌量的方法是

A. B细胞增殖试验
B. 经典溶血空斑形成试验
C. 被动溶血空斑形成试验
D.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E. 体内试验


12. [单选题]阿司匹林耐量试验的含意是 ( )

A. 服用阿司匹林后测定其BT
B. 服用阿司匹林2、4小时后测定BT
C. 测定服药前后2、4小时的BT
D. 测定服药前2、4小时的BT
E. 以上均不是


13.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溶血的实验诊断依据

A. 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
B. 骨髓红系增生明显活跃
C. 周围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
D. 尿胆原增高
E. 血清游离血红蛋白<40mg/L


14. [多选题]用于筛查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的方法有( )。

A. 直接血小板免疫荧光试验
B. 间接血小板免疫荧光试验
C. 单克隆抗体血小板固定试验
D. 流式微球芯片技术
E. 改进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5. [单选题]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 )。

A. 从因子Ⅲ的进入到凝血酶的形成过程
B. 从因子Ⅶ的活化到因子Ⅹ的活化过程
C. 从因子Ⅴ的活化到因子Ⅹ的活化过程
D. 从因子Ⅲ的进入到因子Ⅹ的活化过程
E. 从因子Ⅻ的活化到因子Ⅹ的活化过程


16. [单选题]卡氏肺孢子菌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A. 接触传播
B. 血液传播
C. 空气传播
D. 垂直传播
E. 性传播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158e7g.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