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关于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叙述错误的是 ( )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2-18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297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E。A.由于病因等直接作用引起体内多种缩血管的物质增加 B.无氧代谢酸性产物增加 C.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缓激肽形成增多,致微动脉扩张,通透性增加 D.DIC发生在微循环衰竭期,而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E.交感 - 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激活致血管痉挛收缩,引起缺氧及血容量不足 更多传染病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关于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叙述错误的是 ( )

A. 由于病因等直接作用引起体内多种缩血管的物质增加
B. 无氧代谢酸性产物增加
C. 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缓激肽形成增多,致微动脉扩张,通透性增加
D. DIC发生在微循环衰竭期,而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E. 交感 - 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激活致血管痉挛收缩,引起缺氧及血容量不足


2. [多选题]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的并发症包括

A. 胆道感染、胆管炎和胆石症
B. 肝硬化
C. 原发性肝细胞癌或胆管上皮癌
D. 胰管炎或胰腺炎
E. 儿童侏儒症(dwarfism)


3. [多选题]莱姆病局部皮肤损害期的临床表现有

A. 发热
B. 淋巴结肿大
C. 慢性游走性红斑
D. 头痛
E. 面神经损害


4. [单选题]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休克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病毒血症
B. 心肌损害
C. 血浆渗出
D. 继发感染
E. 电解质紊乱


5. [多选题]肾性血尿RBC形态改变的因素是

A. 红细胞在尿道内停滞时间较长
B. 受介质张力影响
C. 受酸碱度变化影响
D. 受渗透压变影响
E. 通过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的挤压


6. [多选题]钩体病的临床类型有

A. 流感伤寒型
B. 肺出血型
C. 黄疸出血型
D. 肾功能衰竭型
E. 脑膜脑炎型


7. [单选题]巨细胞病毒的主要致病机制是

A. 主要是通过与细胞膜融合或经吞饮作用进入细胞
B. 补体的作用
C. 变态反应
D. 细胞毒反应
E. 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


8. [多选题]关于发热待查患者进行血培养检查的正确描述是( )

A. 采血量应在8ml以上,兼顾厌氧菌及L-型细菌
B. 已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可停药48~72小时后采血培养或取血凝块培养
C. 对疑诊感染性心内膜炎者,采动脉血培养可提高检出率
D. 应尽可能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于畏寒寒战期多次采血培养
E. 血培养结果为表皮葡萄球菌阳性具有确诊意义


9. [多选题]下列有造血抑制的抗菌药有

A. 红霉素
B. 磺胺类
C. 氯霉素
D. 链霉素
E. 四环素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1mldg.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