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临床免疫学检验医学正高职称2024知识点汇总每日一练(10月22日)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4-10-22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79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临床免疫学检验医学正高职称2024知识点汇总每日一练(10月22日)相关信息,更多临床免疫学检验医学正高职称2024知识点汇总每日一练(10月22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多选题]因半衰期短,易降解,应及时测定的肿瘤标志物有

A. 胚胎类肿瘤标志物
B. 酶类肿瘤标志物
C. 糖类抗原肿瘤标志物
D. 激素类肿瘤标志物
E. 基因类肿瘤标志物


2. [多选题]抗球蛋白试验可用于 ( )

A. 检测立克次体抗原
B. 配血试验
C. 抗D抗体检测
D. 诊断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疾病
E. 检测伤寒O抗体


3. [多选题]下列关于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激活物质包括细菌的内毒素
B. 可以识别自己与非己
C. 旁路激活途径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D. 旁路激活途径发挥效应比经典途径晚
E. 是补体系统重要的放大机制


4. [多选题]流行性乙型脑炎病理改变包括

A.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B. 血管套形成
C. 软化灶
D. 蛛网膜下隙有脓性渗出物
E. 胶质细胞增生


5. [多选题]属于补体系统固有成分的是

A. C1~C9  
B. B因子、D因子
C. H因子、I因子  
D. DAF、MDP、HRF  
E. P因子


6. [多选题]免疫胶乳浊度测定法的特点 ( )

A. 为一种带载体的免疫比浊法
B. 吸附可以透过均匀分散的胶乳颗粒
C. 光线可以透过均匀分散的胶乳颗粒
D. 两个以上胶乳颗粒凝聚时,可使透过光减少
E. 适用于免疫胶乳浊度法的胶乳颗粒直径应稍大于入射光的波长


7. [多选题]有机磷中毒患者经大剂量阿托品(large doses of atropine)治疗已达阿托品化后,阿托品的使用原则是

A. 大剂量使用1~2次后减量
B. 维持原剂量
C. 立即停用
D. 减量后维持用药
E. 减量并加大给药间隔


8. [多选题]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成分(components of complement)

A. C2a
B. C3a
C. C4a
D. C5a
E. C4b


9. [多选题]下列有关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以镧系螯合物作为荧光标记物
B. 镧系螯合物具有超短荧光寿命的特点
C. 可以有效的消除非特异性自然本底荧光的干扰
D. 增强液的主要成分是EDTA
E. 灵敏度较普通荧光抗体技术高


10. [多选题]下列关于SC的叙述,哪一些是正确的 ( )

A. 能抵抗蛋白酶对分泌型IgA的降解作用
B. 介导分泌型IgA的转运
C. IgA缺陷者可合成SC
D. 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
E. 辅助分泌型IgA与特异性抗原结合


11. [多选题]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免疫染色(immune staining)方面,分为

A. 包埋前染色
B. 包埋中染色
C. 包埋后染色
D. 超薄切片染色
E. 以上都是


12. [多选题]双向扩散试验分析抗原性质沉淀线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A. 相吻
B. 相交
C. 相切
D. 三种情况均可出现
E. 三种情况均不可出现


13. [多选题]侧向散射光(SS)信号的强弱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的哪项成正比( )。

A. 细胞或其他颗粒的形状
B. 细胞或其他颗粒的粒度
C. 细胞或其他颗粒的大小
D. 与位移速度
E. 与荧光强弱


14. [多选题]散射光分为

A. 后向角散射
B. 前向角散射
C. 反向角散射
D. 侧向角散射
E. 正向角散射


15. [多选题]目前mRNA的分子生物学测定方法主要包括 ( )

A. Southern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 hybridization)
B. Northern印迹杂交法
C. RT-PCR法
D. 原位杂交
E. 原位PCR


16. [多选题]关于肠杆菌科细菌,叙述正确的是

A. 为一组革兰阴性杆菌,形态染色具重要诊断意义
B. 无芽胞,多数有鞭毛,能运动
C. 可引起肠道外感染
D. 均为人类肠道正常菌群,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导致感染
E. 营养要求不高,需氧或兼性厌氧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1vv6oz.html
    延伸阅读
    考试资料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