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2024卫生临床医学检验卫生副高高级职称备考每日一练(09月17日)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4-09-17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348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卫生临床医学检验卫生副高高级职称备考每日一练(09月17日)相关信息,更多2024卫生临床医学检验卫生副高高级职称备考每日一练(09月17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多选题]关于霍奇金淋巴瘤,叙述正确的是

A. 发病与病毒有关
B. 发病与长期射线照射有关
C. 发病与遗传有关
D. 发病年龄可出现双峰性
E. 骨髓中可发现R-S细胞


2. [单选题]下列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是( )

A. 核酸
B. 蛋白质
C. 多糖
D. 半抗原
E. 脂类


3. [单选题]扫描电镜下被称为“绒毛型细胞”的是 ( )

A. 网织红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血小板
D. T淋巴细胞
E. B淋巴细胞


4. [单选题]统计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体系,用来说明一组变量值(variable value)的集中趋势、中心位置或平均水平是( )

A. 标准差
B. 平均数
C. 变异系数
D. 极差
E. 方差


5. [单选题]显微镜下观察真菌时,常用以下哪种物质处理标本

A. 氯化银
B. 明矾
C. 甘油
D. 氢氧化钾
E. 抗生素


6. [单选题]关于溶血性贫血的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急性型和慢性型
B. 血管内溶血性贫血和血管外溶血性贫血
C. 先天性和后天性溶血性贫血
D. 红细胞内在因素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和红细胞外在因素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E. 红细胞外因素多为先天遗传所致,红细胞内因素多为后天获得


7. [单选题]下列有关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测定方法有终点法和速率法两种
B. 终点法是在抗原抗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即复合物形成后作用一定时间,通常是30~60分钟,复合物浊度不再受时间的影响
C. 速率法是测最大反应的速度,即反应达到顶峰时的峰值
D. 速率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比终点法好
E. 终点法必须在聚合产生絮状沉淀之后进行浊度测定


8. [单选题]某村,春节后有3名散居儿童在1周内先后突然出现发热、头痛、喷射状呕吐、全身满布皮肤出血点(petechia)、颈项强直明显。脑脊液混浊。为了确定此村出现了流脑暴发,卫生防疫站采取了患者的血液培养脑膜炎奈瑟菌。不符和此标本采集时运送的原则是 ( )

A. 注意无菌操作采集标本
B. 标本要立即送检并保温、保湿
C. 标本送检中要保持低温和干燥的条件
D. 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血液
E. 采集的血液标本无菌操作接种到增菌肉汤中


9. [单选题]下列疾病不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是

A. 肾综合征出血热
B. 心肌炎
C. 心包炎
D. 手足口病
E. 急性结膜炎


10. [单选题]正常成人外周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不能见到的是 ( )

A. 口形红细胞
B. 裂红细胞
C.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D. 有核红细胞
E. 嗜多色性红细胞


11. [多选题]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the volume distributing histogram of er)对于贫血的鉴别诊断与疗效分析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不同类型的贫血及其对应的直方图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

A. 缺铁性贫血——波峰左移,峰底变宽
B. 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小峰右移,峰底变窄
C. 大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波峰右移,峰底正常或稍宽
D. 巨幼细胞贫血治疗前——波峰右移,峰底变宽
E. 巨幼细胞贫血治疗后——出现双峰型


12. [单选题]结核性积液的腺苷脱氨酶活性常高于

A. 25U/L
B. 35U/L
C. 45U/L
D. 55U/L
E. 65U/L


13. [单选题]脂肪和甘油磷脂合成的共同的中间产物是( )

A. 二酰甘油
B. 磷脂酸
C. 单酰甘油
D. 乙酰CoA
E. CDP-二酰甘油


14. [多选题]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主要应用于

A. 监测肿瘤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提示复发的可能性
B. 通过检测MRD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
C. 通过检测MRD评价药物对患者的不良反应
D. 通过检测MRD选择再次化疗的时间
E. 在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通过检测移植物中MRD有无评价骨髓或外周血净化的程度


15. [单选题]羊水检查一般需要羊水量为

A. <10ml
B. 10~20ml
C. 20~30ml
D. 30~40ml
E. >50ml


16. [多选题]管型是尿中的重要病理成分,关于管型形成条件说法正确的有

A. 原尿中白蛋白、T-H蛋白含量增加,是形成管型基质的首要条件
B. 肾小管的浓缩和酸化能力,有助于(helpful to)蛋白质和盐类的凝聚和沉淀
C. 尿流缓慢有助于(helpful to)管型成分的沉淀
D. 可交替使用的肾单位有利于管型的排泄
E. 尿液中细胞、颗粒成分等有形成分是形成管型的必要条件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27342e.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