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2023卫生病理学技术(士)医学初级卫生资格提分加血每日一练(06月24日)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6-24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44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3卫生病理学技术(士)医学初级卫生资格提分加血每日一练(06月24日)相关信息,更多2023卫生病理学技术(士)医学初级卫生资格提分加血每日一练(06月24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固相核酸分子杂交方法的叙述哪项正确?(  )

A. 菌落杂交法在平板上直接进行
B. Southern印迹杂交法是经典的RNA分析法
C. 斑点杂交可以鉴定所测基因的分子量
D. Northern印迹杂交法可用于基因组DNA的定性和定量
E. 原位杂交用于核酸顺序在细胞水平的定位与测定


2.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E. 7个


3. [单选题]纤维蛋白是指(  )。

A. 弹力纤维丝
B. 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分子聚合而成的特殊的蛋白质
C. 组成网状纤维的纤细的纤维丝
D. 组成胶原纤维的胶原蛋白单体
E. 疏松结缔组织中的基质蛋白


4. [单选题]抗原决定簇指的是(  )。

A. 通常与抗原的凹陷部位相结合
B. 是B细胞或T细胞上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
C. 是补体上与相应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的部位
D. 是抗体上与相应抗原结合的部位
E. 是抗原上与相应抗体结合的部位


5. [单选题]对于组织固定所起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 保持细胞于生活时的形态相似,防止自溶与腐败
B. 组织细胞内的物质经固定后对染料产生相同的亲和力,经染色后容易区别
C. 组织细胞内的物质经固定后对染料产生不同的亲和力,经染色后容易区别
D. 经过固定使细胞内的一些蛋白等凝固,使其定位于细胞内的原有部位
E. 组织固定后可产生不同的折光率


6. [单选题]抗原特异性决定于

A. 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B. 抗原的来源
C. 抗原决定簇的性质和空间构型
D. 抗原的异物性
E. 抗原的免疫反应性


7. [单选题]适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灭菌的方法是( )。

A. 干热灭菌法
B. 湿热灭菌法
C. 紫外线灭菌法
D. 电离辐射灭菌法
E. 超声波杀菌法


8. [单选题]下列哪项因素与肺癌发病关系最密切?(  )

A. 慢性肺部疾病
B. 职业性致病因素
C. 免疫缺陷
D. 长期吸烟
E. 遗传因素


9. [单选题]家兔的正确抓取方法是

A. 右手抓住双耳,左手固定好后肢
B. 右手抓住颈部,左手托住臀部
C. 右手抓住背后侧,左手固定好后肢
D. 右手抓住前肢,左手固定好后肢
E. 右手抓住颈部,左手抓住背部


10. [单选题]合成血红素的原料是琥珀酰CoA和

A. 丙氨酸
B. 丝氨酸
C. 天冬氨酸
D. 天冬酰胺
E. 甘氨酸


11. [单选题]老年萎缩心脏的心肌细胞内的色素颗粒( )。

A. 含铁血黄素
B. 胆红素
C. 脂褐素
D. 黑色素
E. 钙盐沉积


12. [单选题]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电镜下可见( )。

A. 上皮细胞足突消失
B. 上皮下驼峰样沉积物
C. 系膜区沉积物
D. 内皮下、致密层和上皮下沉积物
E. 上皮下沉积物伴基膜增厚


13.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家兔的正确抓取方法(  )。

A. 右手抓住前肢,左手固定好后肢
B. 右手抓住双耳,左手固定好后肢
C. 右手抓住背后侧,左手固定好后肢
D. 右手抓住颈部,左手托住臀部
E. 右手抓住颈部,左手抓住背部


14. [单选题]细胞质的染色与pH的关系错误的是

A. pH调到蛋白质等电点4.7~5.0时,酸性染料不易染色
B. pH调到蛋白质等电点4.7~5.0时,碱性染料不易染色
C. pH调到蛋白质等电点6.7~6.8时,胞质易染色
D. pH调到蛋白质等电点6.7~6.8时,胞核易染色
E. pH调到蛋白质等电点6.7~6.8时,胞核不易染色


15. [单选题]图像的定性分析是指

A. 用肉眼、显微镜、电镜等观察图像的结构并用文字描述(narrative description)图像的结构性质和特点
B. 用肉眼、显微镜、电镜等观察图像的结构并用数字描述图像的结构特点
C. 用肉眼、显微镜、电镜等观察图像的结构并用灰度的表达形式描述图像的结构特点
D. 用量化的方法以灰度的表达形式对图像中各种结构信息的定性描述
E. 以上都不对


16. [单选题]下列哪项描述不符合硬化性肾小球肾炎(sclerosing glomerulonephritis)?(  )

A. 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B. 可引起贫血
C. 可引起严重的蛋白尿
D. 可引起高血压
E. 可引起氮质血症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2ykjdl.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