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2024副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眼科学(副高)高效提分每日一练(05月21日)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4-05-21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69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副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眼科学(副高)高效提分每日一练(05月21日)相关信息,更多2024副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眼科学(副高)高效提分每日一练(05月21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医学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倾斜牙做固定桥基牙(fixed bridge abutments)的最大倾斜限度是

A. 10°
B. 20°
C. 30°
D. 40°
E. 50°


2. [单选题]牙体缺损修复时,材料的选择和修复设计取决因素包括①牙齿结构的破坏情况②固位③经济因素④菌斑控制(plaque control)⑤美观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E. ①②③④⑤


3. [单选题]口腔颌面部外伤后组织容易肿胀是因为 ( )

A. 血运丰富易形成血肿
B. 颌面部创伤一般较严重
C. 颌面部咀嚼运动多
D. 口腔颌面部腔窦多
E. 颌面部有腮腺组织


4. [单选题]桩冠根管预备时,一般根尖部充填材料要求保留的长度为

A. 不保留
B. 1~2mm
C. 2~3mm
D. 3~5mm
E. 5~7mm


5. [单选题]医师经注册后,应当按照以下注册的内容执业

A. 执业范围
B. 执业地点
C. 执业范围,执业类别
D. 执业范围,执业类别,医疗机构
E. 执业范围,执业类别,执业地点


6. [单选题]下列情况较不易发生继发龋的是

A. 保留部分软龋间接盖髓充填
B. 邻面洞的边缘伸展至颊舌轴角处
C. 邻面洞的侧壁保留有无基釉
D. 银汞充填洞形时洞缘角大于90°
E. 窝洞充填时,磷酸锌粘固粉垫底材料覆盖轴壁和龈壁


7. [单选题]舌系带矫正术(surgical correction of lingual frenum)施行年龄是

A. 出生当天
B. 3个月
C. 开始学语之前
D. 6岁以后


8. [单选题]用牙挺时,挺刃一般插入牙槽嵴的

A. 颊侧
B. 舌侧
C. 邻牙间
D. 近中颊侧
E. 远中颊侧


9. [单选题]艾滋病防治的行为干预措施不包括

A. 早期发现感染者和有助于危险行为改变的自愿咨询检测措施
B. 规范、方便的性病诊疗措施
C. 未经同意公布艾滋病病人的病情以引起社会对艾滋病的重视和关注
D. 针对母婴传播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预防和人工代乳品喂养措施
E. 健康教育措施


10. [单选题]《执业医师法》(the licensed physician law)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对医师的一些医疗行为可以予以警告或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下列各项在<执业医师法》中没有规定的是

A. 未经患者或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试验性临床治疗的
B. 因态度恶劣与患者发生医疗纠纷的
C. 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D. 泄漏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
E. 未按规定给患者使用麻醉药品


11. [单选题]体现医师克己美德的做法是

A. 风险大的治疗尽量推给别人
B. 点名手术无论大小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C. 只要是对病人有利的要求有求必应
D. 只要是病人的要求就有求必应
E. 对病人有利而又无损自我利益的才去做


12. [单选题]下列对颞下颌关节上腔造影正常图像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开口位前上隐窝造影剂基本消失
B. 开口位前上隐窝造影剂仍存留
C. 关节上腔呈"S"形
D. 中段造影剂较窄
E. 关节盘后带位于髁突横嵴之上


13. [单选题]桩冠根管预备时,冠桩的长度为

A. 与牙根的长度一致
B. 根长的1/2
C. 根的1/3
D. 根长的2/3~3/4
E. 根长的4/5


14. [单选题]龋齿充填近期出现激发痛和自发痛,多是由于

A. 充填物过高,形成早接触
B. 未恢复接触点或形成颈部悬突
C. 备洞过程中产热过多
D. 继发龋伴牙髓炎
E. 充填物压得不紧


15. [单选题]医德评价的作用

A. 医德评价具有法律一样的约束作用
B. 医德评价是医德教育效果的检验手段
C. 医德评价是医务人员养成良好医德品质的重要手段
D. 医德评价是将医德原则转化为医德品行的方法
E. 医德评价对医疗的表象可以判断,对内在动机无法判断


16. [单选题]下列关于预防医学的提法中,错误的是

A. 它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
B. 它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
C. 它以防治结合为指导思想
D. 它以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等理论和方法,探讨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特点
E. 它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37ojel.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