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臁疮见创面色暗,或上附脓苔,脓水浸渍,秽臭难闻,四周漫肿灼热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2-15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42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A。A.湿热下注证 B.脾虚湿盛证 C.气虚血瘀证 D.气血两虚证 E.气滞血瘀证 更多中医外科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臁疮见创面色暗,或上附脓苔,脓水浸渍,秽臭难闻,四周漫肿灼热,伴有湿疹,痛痒时作者,证属:

A. 湿热下注证
B. 脾虚湿盛证
C. 气虚血瘀证
D. 气血两虚证
E. 气滞血瘀证


2. [单选题]下列为药物代谢Ⅱ相反应的是

A. 结合反应
B. 脱氨反应
C. 水解反应
D. 氧化反应
E. 还原反应


3. [多选题]水胀的病证表现有( )

A. 颈脉动
B. 咳
C. 腹大,全身肿
D. 阴股间寒
E. 按其腹,窅而不起


4. [多选题]和输血相比,血浆增量剂有特点

A. 容易得到
B. 不需交叉试验
C. 无感染传染性肝炎(induced hepatitis)或艾滋病的危险
D. 容易保存
E. 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5. [单选题]属于腹膜内位器官的是

A. 十二指肠降部
B. 降结肠
C. 胰腺
D. 子宫
E. 胃


6. [单选题]患者,男,46岁。稍劳后尿道即有白浊溢出,伴头晕,精神不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舌淡胖苔白,脉沉细。实验室检查:前列腺液卵磷脂小体明显减少。其治法是

A. 活血散瘀
B. 补肾滋阴
C. 温肾固精
D. 温补脾肾
E. 补中益气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3rord.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