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在传染过程中,隐性感染增加时,其流行病学意义在于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2-10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03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D。A.轻型患者增加 B.带菌状态增加 C.潜伏性感染增加 D.免疫人群扩大 E.显性感染减少 更多疾病控制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在传染过程中,隐性感染增加时,其流行病学意义在于

A. 轻型患者增加
B. 带菌状态增加
C. 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增加
D. 免疫人群扩大
E. 显性感染减少


2. [单选题]以下何者不是冠心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

A. 吸烟
B. 高血压
C. 高脂血症
D. 加强体育锻炼
E. 以上都不对


3. [单选题]在某农村地区(rural area)随机抽取100名儿童,进行蛔虫感染情况的粪检,结果50名儿童蛔虫卵粪检为阳性,则该地儿童蛔虫卵粪检总体阳性率的95%置信区间为

A. 30%~70%
B. 35%~60%
C. 37%~63%
D. 40%~60%
E. 45%~65%


4. [单选题]配对符号秩和检验,若无效假设(null hypothesis)成立,则对样本来说

A. 正秩和的绝对值小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B. 正秩和的绝对值大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C. 正秩和的绝对值等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D. 正、负秩和的绝对值不会相差很大
E. 正、负秩和的绝对值相差很大


5. [单选题]下列有关疫源地消灭条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传染源已经被移走(住院或死亡)
B. 传染源不再携带病原体
C. 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环境的病原体
D. 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latency)未发病或证明未受感染
E. 传染源不再排出病原体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48zgg.html
    延伸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