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正确答案:D。A.第1~2病日开始出现,第3~4病日达高峰 B.第2~3病日开始出现,第3~5病日达高峰 C.第3~4病日开始出现,第5~7病日达高峰 D.第4~5病日开始出现,第7~10病日达高峰 E.第6~8病日开始出现,第10~14病日达高峰 更多临床化学技术副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出现异形淋巴细胞的时间下列正确的是
A. 第1~2病日开始出现,第3~4病日达高峰
B. 第2~3病日开始出现,第3~5病日达高峰
C. 第3~4病日开始出现,第5~7病日达高峰
D. 第4~5病日开始出现,第7~10病日达高峰
E. 第6~8病日开始出现,第10~14病日达高峰
2. [单选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AS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这里所指的同型半胱氨酸包括一类化合物,但不包括
A. 同型胱氨酸
B. 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
C. 同型胱氨酸-蛋白质
D.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
E. 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蛋白质
3. [单选题]下面关于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A. 免疫检验自动化是将免疫学检验过程中各步骤由计算机控制,仪器自动化进行
B. 各种自动化免疫分析仪都使用一种或两种免疫分析技术
C. 自动化免疫分析仪的免疫检测手段更先进、方法更可靠、测定更快速、结果更准确
D. 各自动化免疫分析仪的灵敏度可达到纳克甚至皮克的水平
E. 自动化免疫分析仪的免疫分析技术比放射性免疫分析技术更完美
4. [单选题]有关异丙醇试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异丙醇能减弱Hb分子内部的非极性键(nonpolar bond)力
B. 阳性出现混浊现象
C. 17%异丙醇溶液应临用时配制
D. 异常Hb在20℃时不稳定,易沉淀
E. 阳性见于不稳定Hb病
5. [单选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受体是
A. CD2
B. CD3
C. CD4
D. CD8
E. CD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