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2024卫生职称心电学技术医学正高冲刺密卷剖析(03.19)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4-03-19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596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志学网发布2024卫生职称心电学技术医学正高冲刺密卷剖析(03.19)相关信息,更多2024卫生职称心电学技术医学正高冲刺密卷剖析(03.19)的相关资讯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多选题]关于低钙血症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可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B. ST段延长,QT间期延长
C. ST段缩短,QT间期缩短
D. ST段缩短,T波增宽,QT间期延长
E. 动作电位2位相缩短,3位相时间延长


2. [多选题]以下为引起感知过度的常见原因的是

A. 感知阈值设置过高
B. 交叉感知
C. T波感知
D. 外源性干扰源,如交流电、电磁信号等
E. 内源性干扰,如肌电信号、电极后电位等


3. [多选题]心律失常的治疗组合中,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A.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同步直流电复律
B. 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速-心内膜心室起搏
C. 频发多源室性早搏成对出现或RonT-利多卡因静脉注射
D. 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阿托品
E.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心力衰竭-维拉帕米静脉注射


4. [多选题]关于Mahaim纤维参与的心动过速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心动过速时QRS波群通常呈右束支阻滞型
B. 旁路纤维大多起源于右房,止于右束支远端(或附近心肌)
C. 具有前向递减传导特征
D. 射频消融是根治的有效方法
E. 心动过速易被心房或心室期前刺激终止


5. [多选题]需要与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相鉴别的是

A. 窦性停搏(sinus arrest)
B. 二度Ⅱ型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
C. 二度Ⅰ型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
D. 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
E. 以上都不是


6. [多选题]洋地黄中毒(digitalis toxication)引起的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治疗有

A. 应用胺碘酮
B. 洋地黄用量减少
C. 补充钾盐
D. 实行电复律
E. 立即停止用洋地黄


7. [多选题]左后分支阻滞心电图表现为

A. ST-T继发性改变
B. 电轴右偏
C. Ⅱ、Ⅲ、AvF呈qR波形
D. QRS时限<0.12秒
E. Ⅰ、AV1呈rS波形


8. [多选题]关于永久起搏器的阐述,正确的是

A. 固率型起搏器易产生竞争性心律失常
B. VVI起搏器属于非生理性起搏器
C. AAIR起搏器具有频率应答功能
D. VOO起搏器只有起搏功能,无感知功能
E. AAI起搏器易产生起搏器综合征


9. [多选题]典型的二度Ⅰ型房室阻滞符合下列哪种情况

A. 心室率少于50次/分
B. QRS波群有脱落
C. PR逐次延长、RR逐次缩短
D. QT间期异常
E. QRS波群增宽


10. [多选题]"肺型P波"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包括

A. 右心房肥大
B. 肺栓塞
C. 右心房负荷增加
D. 甲状腺功能减退
E. 交感神经兴奋


11. [多选题]二度Ⅱ型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心电图特点是

A. 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后可出现逸搏心律
B. 长PP间期与短PP间期之间呈整倍数关系
C. 长PP间期与短PP间期呈3∶1以上倍数关系的为高度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
D. PP间歇与短PP间歇之间无倍数关系
E. P波突然脱落产生长的PP间歇


12. [多选题]头晕、乏力、晕厥常见于

A. 室早
B. 房室传导阻滞
C. 预激综合征
D. 房早
E. 病窦综合征


13. [多选题]关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 可出现房室分离
B. 可呈1:1房室传导
C. 可呈2:1房室传导
D. 可呈1:2室房传导
E. 以上都错


14. [多选题]室性并行心律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

A. 室性异位搏动与窦性搏动配对间期不固定
B. 窒性融合波
C. 室性异位搏动形态不一致
D. 两个长的室性异位搏动间期是短的室性异位搏动间期的整数倍
E. 室性异位搏动与窦性搏动配对间期固定


15. [多选题]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有

A. 奎尼丁
B. 普罗帕酮
C. 维拉帕米
D. 利多卡因
E. 美西律


16. [多选题]关于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正确的是

A. Ⅱ、Ⅲ、aVF导联QRS波群常呈正向大R波
B. 胸导联QRS波群呈左束支阻滞图形
C. aVL导联QRS波群多呈QS波
D. 心室晚电位常为阳性
E. 主要发生机制为延迟后除极所致的触发活动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5r8vlm.html
    延伸阅读
    考试资料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