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样本率(或构成比)之问有无差别,或说明两种现象问是否存在关系,宜选用
A. t检验
B. F检验
C. 相关分析
D. u检验
E. x2检验
2. [单选题]研究者(researchers)欲对某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项目实施5年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已知项目结束时甲、乙两个项目的部分县区第五年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2. 5960和15. 096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两地的新生儿死亡率是整个项目评价的一个指标
B. 不可以得出甲地新生儿死亡率低于乙地的结论
C. 应对该资料进行假设检验
D. 该题目中新生儿死亡率是反映平均水平(average level)的指标
E. 该题目中新生儿死亡率是绝对数
3.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病因推断的标准
A. 相对危险度较大
B. 因先于果
C. 致病因素与疾病的相关性很高
D. 致病因素的分布与疾病的分布一致
E. 生物学上言之成理
4. [单选题]下列工种中,哪一工种易患全身性(systemic)振动病
A. 铆工
B. 拖拉机手
C. 砂轮工
D. 电锯工
E. 风铲工
5. [单选题]化学致癌的引发阶段,较为正确的一种描述是
A. 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肿瘤潜能的启动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短,是不可逆的;引发剂有可测定的阈剂量
B. 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肿瘤潜能的启动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长,是可逆的;引发剂没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
C. 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肿瘤潜能的启动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短,是不可逆的;引发剂没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
D. 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恶性前型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短,是不可逆的;引发剂没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
E. 通过化学诱变,使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恶性前型细胞的过程;引发阶段历时短,是可逆的;引发剂有易于测定的阈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