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网
搜索

《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卫生监督执法的主体为

来源: 志学网    发布:2023-04-16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62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正确答案:D。A.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B.卫生防疫站 C.技术监督部门 D.卫生行政部门 E.食品生产经营管理部门 更多公卫执业医师的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请访问志学网卫生职称考试栏目。

1. [单选题]《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卫生监督执法的主体为

A. 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B. 卫生防疫站
C. 技术监督部门
D. 卫生行政部门
E. 食品生产经营管理部门


2. [单选题]可预防心身疾病的措施不包括

A. 减少负性情绪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B. 正确认识各种生活事件
C. 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D. 长期投入地工作
E. 劳逸结合不超负荷工作


3. [多选题](126—128题共用备选答案)

A. 阴蒂肥大、大阴唇融合、阴唇粘连、处女膜闭锁(imperforate hymen)、先天性前庭尿瘘与粪瘘,两性畸形
B. 有先天性无阴道、阴道横隔、阴道纵隔、阴道斜隔、阴道闭锁和狭窄等。治疗常延至青春期后作手术整形
C. 双子宫,纵隔子宫,单角子宫,双角子宫等
D.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E. 特纳综合征.
F. 126.较常见阴道畸形
G. 127.较常见外阴发育异常及畸形
H. 128.较常见子宫及输卵管的畸形


4. [单选题]在三硝基甲苯生产过程中,最有实际意义的侵入人体途径是

A. 呼吸道
B. 皮肤
C. 消化道
D. 呼吸道和消化道
E. 呼吸道和皮肤


5. [单选题]下列哪项变异指标只反映了一组观察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maxima and minima)的差异

A. 极差
B. 方差
C. 变异系数
D. 离均差平方和
E. 标准差


6. [多选题]二十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组原因未明的脑炎,散发于全国各地区,受累人数超过2万,1976年被命名为“散发性脑炎”。病前相关事件暴露率:服咪唑类驱虫药47.2%,病毒感染22.8%,毒物接触5.7%,精神刺激4.9%。针对该初步分析结果,正确的说法是()

A. 驱虫药、病毒感染、毒物接触和精神刺激是散发性脑炎的充分病因组
B. 不能获得病因线索,因为没有一种因素是所有患者共有的
C. 可以获得病因结论,因为服咪唑类驱虫的暴露率最高,所以服咪唑类驱虫药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
D. 提示服咪唑类驱虫药可能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但还需要分析性研究加以验证
E. “散发性脑炎”与上述4种因素均可能有关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web/72mz59.html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